【421340】
读物本·意公子 《大话中国艺术史》(2)
作者:千江月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8188
3
4
6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当这部瑰丽的中国艺术史开始在我面前慢慢具象起来的时候,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和你分享了——中国艺术史,就是一个大写的“人”​。愿君采撷,与君共读。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4-05 21:46:28
更新时间2025-04-10 13:33:1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这是知名艺术自媒体人“意公子”的意外之著,是一本面向中国艺术爱好者的艺术类普及读物。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将中国艺术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至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为我们展示了陶器、玉器、青铜器、绘画、书法等近百件绝代佳品,讲述了艺术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

※ 此文本仅作读文练习之用,禁止转载,如侵联删。为方便朗读,个别字词分段做了微调;此篇分为25个段落。

大话中国艺术史

作者:意公子

1.

第二章 青铜时代 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技术了——孩童时期的探索欲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发现:孩童时期的探索欲望,都是很强的。

我们上一章说到,人们在墙壁或石头上画画,是一种巫术仪式。赭石、朱砂、瓷土、动物的血液等东西,成了原始先民们趁手的颜料。而随着人们对大自然探索的深入,他们发现的就不只是颜料这么简单了。那时候,磨制石器盛行,制作石器的原料还能用来交换各种生产生活用品。一时间,人们纷纷搞起了采石这件事。想要采石,你得先挖石山。要是遇到大太多了的石头,那你得多等上一阵,架火烧到它裂成小块才行。结果你猜怎么着,在柴火的烧制下,有一些矿石熔化了。更神奇的是,这些熔化的液体冷却后凝结成了青铜的饼块。这次意外的发现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兴奋地发现青铜饼块还有别的优势,比如便于加工,可以制作成各种不同的器具……关键是,它们可以重新回炉,熔化再利用!

青铜,就这样登场了。

2.

还记得我们开篇说的吗?艺术的开始,其实是个意外。但在这些所谓意外的背后,却有着人类独有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青铜是人类在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而青铜时代,也被考古学家认为是人类物质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分期。从掌握冶炼技术的那一天起,伟大的中国先民们在青铜器的使用规模和艺术成就上就独步世界。这种比石头还要坚韧锐利的材料,经久耐用、不易折断,还可随意造型和随时改铸,分分钟秒杀传统石器,成为人们制造武器和生产工具的最佳选择。于是,自打青铜亮相以来,它便逐渐取代了石器原先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因为材料有限、铸造难度高,青铜器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权贵阶层生活和交往的用器。

3.

在考古学家马承源主编的《中国青铜器》一书中,将青铜器分为兵器、饪食器、酒器、盥(guàn)水器、乐器、杂器等六大类。除了事关生存的战场,青铜器还频繁地出现在最高贵和最严肃的礼仪活动中:祭祀大典、宴请宾客、赏赐功臣……因此,这部分青铜器就成了“礼器”​(也称“彝(yí)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周墓葬中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也以礼器和武器为主。用一句话总结,青铜器既是吃饭、听歌的家伙,还是打架的家伙。

人面纹铜方鼎  商代  湖南省博物馆藏

我们最常见的青铜鼎和青铜爵,就是食器和酒器。而这些不同形制和用途的青铜器,完全可以对号入座到我们今天的锅碗瓢盆。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在不同规格、不同级别的宗族权贵聚餐中对所使用的青铜器的数量和形制等有不同的要求。只需看大伙面前摆放的餐具,谁是全场的话事人,便一目了然。

4.

吃饭的家伙有了,还得有听歌的家伙。周代,先人们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成了金、石、土、革、丝、木、匏(páo)、竹八类,称为“八音”​。其中,​“金”类就是指青铜铸造的乐器。一提到青铜乐器,想必你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曾侯乙编钟。这套含有65件乐器的大型编钟组,自1978年出土以来,一共只奏响了3次。但就是这3次,也足以让人们在那雅正之音中感受到什么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而在青铜编钟之外,各种青铜镈(bó)、铙(náo)、钲(zhēng)、錞(chún)于、铎(duó)、鼓等的出现,也共同在商周王廷之上上演了一场场高昂的“交响乐”​。

你还记得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吗?越王自被吴国大败羞辱后,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而在1965年,考古人员在湖北荆州的一个楚墓群中挖掘出了一把青铜剑。当考古人员将它从漆木剑鞘中拔出来时,这把剑还闪着寒光,丝毫未锈蚀。

5.

在剑身的正面,我们可以看到两行鸟篆错金铭文。在专家的考证下,认定这上面的铭文内容为“越王鸠浅,自作用剑”​,而“鸠浅”就是“勾践”​。终于,这把“天下第一剑”有了自己的姓名——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制作精美,即使已经过了2500年,我们还是能从它满身黑色的菱形花纹、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的美丽纹饰中,看见那个旌(jīng)旗猎猎的时代中最为顶尖的青铜短兵器制造水平。

越王勾践剑  春秋  湖北省博物馆藏

除了剑器,现存青铜兵器还有戈、戟、矛、戍(shù)、刀、镞(zú)、弩机等,这些打架的家伙都称得上当之无愧的最强王者。无论是吃饭、听歌还是打架,在青铜器身上,始终不变的是王权的力量。从形制样式到艺术装饰,青铜器都代表着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而制作并创造出这项艺术工艺的人,却是被压迫剥削甚至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在那个没有发现绘画作品遗存的历史时期,是青铜器艺术让我们得以看见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灿烂文化,即便历经千年,依旧彰显大国气势。而前方,一个礼乐之邦即将出现,向我们述说来自青铜时代最为张扬的美。

6.

2.1 鼎簋(guǐ)(lì)(yǎn)(fǔ)壶缶(fǒu)豆爵壶三千年前的吃货太讲究了!

如果要在中国历史上评出一个最会吃的朝代,那么非周朝莫属。周人以食、货、祀(sì)、司空(管理居民)​、司徒(管理教育)​、司寇(管理盗贼)​、宾(管理朝觐)​、师(治理军务)为国家施政的8个方面。其中,​“食”被排在了第一位。“民以食为天”​,无论是原始时代,还是青铜时代,吃饭都是天大的事儿。你一定想象不到,在吃这件事上,周朝人讲究到什么地步。光是蒸、煮、焖、烤等多种烹饪方式已满足不了他们那颗吃货的心。每一样食材用什么煮,拿什么样的餐具盛放,甚至都有明确规定。而他们的餐具不是别的什么,正是我们在历史书上读到过的国之重器——青铜器

7.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