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065】
读物本·【播音人】夏青 葛兰·鸾凤和鸣的播音人生(播音史四大高峰之一)
作者:羽芽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4642
17
22
19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2男2女
作品简介

本文摘自网络,作者:播音僧。仅作朗读练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播音人】名目,系上传者所为,与原作无关。为方便整理收录多名作者文章,给众名家的故事定的一个统一名目,进而形成系列,也便于读者检索。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03-01 00:12:13
更新时间2023-03-01 15:54:34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1.  “植物人我也要,只要他有这口气。”

在葛兰无微不至的照顾下,一度被判定为“植物人”的夏青生命又延续了6年,2004年夏青病逝,火化之前,葛兰抚摸着夏青的头,轻轻唤他:“老耿……”

生活如此艰辛而劳累,葛兰却说“我跟他一辈子感觉很幸福。”

 

2.  2017年12月2日,《中国文艺》播出了“向经典致敬”特别节目,这一期的致敬人物是中国播音界著名伉俪——夏青与葛兰。

已经84岁高龄的葛兰来到现场,讲起了丈夫和自己年轻时期的往事。

回忆起夏青老师在中南海宣读《宪法》,葛兰老师的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神情。当被问道“是不是也为夏青老师捏了一把汗”的时候,葛兰老师自豪地说:

“这倒没有,因为我挺相信他的,他平时播音也基本不出错。”

3.  夏青曾经零失误地宣读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并当场得到了时任中央领导的表扬。他的声音随着电波的扩散,响彻在祖国的上空。

然而,零失误的背后,却是他长达半个世纪的全神贯注和全力以赴。

 

4.  年轻时夏青和葛兰就对播音工作充满了热情。

为了上节目,他们每天凌晨2点50起床,凌晨3点多到岗,面对一叠叠的稿件开始默默准备,5点半开始正式录音。清晨6点30分,《新闻和报纸摘要》昂扬奋进的曲调便随着电波传进了千家万户。

5.  夏青和葛兰对播音的坚守和执着程度是难以令人想象的。

夏青常年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发作起来有时候需要连服十几片APC止痛药,但这依然没有阻挡他播音的脚步。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和环境下,两位前辈携手砥砺前行,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播音生涯。

 

6.  这对伉俪之所以能携手共度余生,多亏了这条播音之路。

夏青本名耿绍光,所以葛兰一直称呼他为“老耿”,她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特别老成”,那时候她不到20岁,根本没想过谈恋爱的事,当时单位就他们两个人是单身,夏青又比葛兰大5岁,像个大哥哥一样对她一直很关心照顾。

有一次葛兰生病,夏青鼓起勇气,到葛兰家去探望,病中的葛兰看着站在眼前的夏青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并主动和他聊了起来,这之后两人就逐渐确立了关系。

7.  当时葛兰的名字还叫做王静蓉,从女子职业学校毕业不久,已经是一名小学教师,却因为去颐和园玩的时候摔伤右手导致骨折,不能写板书,只得告别教师生涯,在家复习准备高考。这次受伤却成了她命运的转折点,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在招播音员,她被同学拉着报名,竟然面试、口试、笔试顺利通过,“听说是因为我口音好,嗓门大,就这么被录取了。”在一位她很信任的老师的劝说下,十八岁的王静蓉忐忑地走进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了一生挚爱的播音事业,从此,她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葛兰。

 

8.  夏青比葛兰年长且成熟稳重,便承担起了照顾葛兰的责任,当时夏青的工作不仅需要播音,还要连夜写报摘稿,而葛兰正好值夜班,寒冬的夜里,葛兰值夜班,夏青会经常跑到西单给葛兰买她爱吃的馄饨。

他有时也会陪伴着葛兰值夜班,并在实际工作中为她的播音把关,夏青学识渊博、工作严谨,特别是新闻播报的准确率堪称一绝,这些使他在播音界的声望极高,遇有疑难的问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去请教这位“活字典”,于是,葛兰在成为夏青的妻子之前,先成为了他的学生。

 

9.  1953年,夏青和葛兰结为连理,他们一起半夜起身上早班,一起夜里播晚间节目,夏青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葛兰把所有的家务活包揽了,从不让夏青干一点活儿。她甚至学会了理发,“老耿的头发又软又细,别人总剪不好。”她总觉得外面理的不好看,于是每次亲自给夏青理发。

10.  由于工作家务两头繁忙,葛兰养成了做什么都“快”的习惯,夫妻俩的生活模式是这样的,她和夏青一起下班,夏青慢慢地走回家,而葛兰则骑着自行车飞速往家赶,

“路上顺便买点肉馅儿,回家就动手包饺子,等老耿溜达回来的时候,我包的饺子也煮好了,直接上桌吃饭。”

令人更为尊敬的是,这对相濡以沫的恩爱夫妻,播起音来一丝不苟,没有半句闲话,这是一份难得的对播音事业的尊重和敬畏。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