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1436】
读物本·《金陵十二钗之薛宝钗》
作者:手公主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字数: 3939
0
0
2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原创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四大家族”薛家的端庄淑女,携“冷香丸”的清冷与“金玉良缘”的谶语入贾府,以周全智慧、出众才情活成封建礼教下的“完美范本,却终在无爱婚姻与家族衰败中,落得“金簪雪里埋”的悲凉结局。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9-07 17:50:55
更新时间2025-09-21 17:50:00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薛宝钗传:冷香沁骨,金簪雪里

在《红楼梦》斑斓的人物长卷中,薛宝钗恰似一捧覆着细雪的寒梅,她携着“金玉良缘”的谶语踏入荣国府,以端庄温婉的仪态、洞明世事的心智,在封建礼教的框架里活成了“完美淑女”的范本。可这份“完美”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清冷与无奈——她如“冷香丸”般调和着周遭的关系,却终究没能温暖自己的命运,最终在金簪坠落的寒雪里,守着一场无爱的婚姻,尝尽了封建时代女性“规训”下的悲凉。

一、金陵客至:薛家有女初长成

1、薛宝钗的出身,自带“四大家族”的荣光。她是金陵薛家的大小姐,父亲曾官至紫薇舍人,兄长薛蟠虽不成器,却也凭着“皇商”的家底,让薛家在京城站稳了脚跟。与林黛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孤苦不同,薛宝钗的童年,虽少了几分纯粹的温情,却多了几分“世家教养”的熏陶——母亲薛姨妈对她疼爱有加,却也时刻以“大家闺秀”的标准要求她;父亲在世时,曾亲自教她读书识字,让她不仅习得女红针黹,更通晓诗词典故、世事人情。

2、不过,这份“荣光”里,早藏着命运的伏笔。薛宝钗年幼时,曾得过一场怪病,浑身发热、喘嗽不止,遍寻名医都不见好转。直到一位癞头和尚送来一副“海上方”,让她用“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蕊各十二两,雨水这日的雨、白露这日的露、霜降这日的霜、小雪这日的雪各十二钱”,再加蜂蜜、白糖调和,制成“冷香丸”,发病时吃一丸,才能缓解症状。这味“冷香丸”,不仅治好了她的病,更成了她性格的隐喻——以四季之“白”为引,取时令之“清”为料,看似温和滋补,实则透着一股不食人间烟火的“冷”,正如她待人接物时的“周全”,总带着几分刻意的调和与克制。

3、因薛蟠打死人命,薛家为避祸,也为“依附贾府”,举家迁往京城,住进了荣国府的梨香院。初入贾府时,薛宝钗不过十五六岁,却已显出远超同龄人的沉稳。她不像林黛玉那般“敏感多思”,初见贾母便懂得“讨喜”——贾母问她爱吃什么、爱玩什么,她便顺着贾母的心意回答“爱吃甜烂之物,不爱看那些热闹戏文”;她也不像史湘云那般“率性直言”,面对王夫人的愁绪,会轻声宽慰;面对下人的殷勤,也从不摆小姐的架子。就连挑剔的赵姨娘,都私下对人说:“怨不得别人都说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他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他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到了。”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