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62】
读物本·俄罗斯人在诉说政治改革与多党制
作者:六域净空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6676
5
4
3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祭第一集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1-06-30 21:47:57
更新时间2021-07-01 06:24:00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莫斯科,红场。这里,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象征,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面鲜红的旗帜,曾是一个伟大国家和伟大人民的骄傲。

红墙和广场,像位历史老人,见证了列宁和斯大林等苏联共产党人亲手缔造的红色政权,和艰辛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壮大,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和那个辉煌的时代。然而,它也见证了苏共和苏联一步步走向衰败,见证了飘扬在克林姆林宫上空70多年的红色旗帜在亿万人民的叹息声中悄然降落。

如今,克里姆林宫的围墙依然泛着红色,列宁墓依然庄严肃穆,无名烈士墓依然圣火长明,但物是人非,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感慨与深深的思索。

第一集  政治“改革”与多党制

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成为苏共新一届最高领导人。

他一上台即宣称要实行“加速”战略。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方向和有力的举措,不到两年,苏联经济便陷于困境,人民生活开始恶化。

1988年6月,苏共中央决定“根本‘改革’政治体制”, “改革”重心由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

1994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要助手亚·尼·雅科夫列夫在回忆录中说:早在1985年12月,我就给戈尔巴乔夫写信,明确提出“民主化”就是要通过“公开性”等手段,结束苏共的“一党专制”,在苏联实现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议会制。我“所讲的很多东西逐渐被采纳”。

原苏共中央意识形态部部长亚·谢·卡普托: “在1988年就能明显地看出,在苏共中央内部,有很大一部分中央委员是反对戈尔巴乔夫‘改革’政策的。戈尔巴乔夫以年龄过高为借口,开列了150人的所谓反对派名单,在一次中央全会上把他们清除了出去。”

在上任半年多的时间里,戈尔巴乔夫迅速把亲西方的谢瓦尔德纳泽、雅科夫列夫等人拉进苏共中央最高领导层,对各级干部包括军队领导人进行了大幅撤换或调整。到1986年2月,15个加盟共和国党中央、最高苏维埃、部长会议的主要领导人更换了19人,40%以上的中央委员是新人。到1988年初,几乎所有部长、中央机关的部门领导、各委员会负责人均遭替换、开除或数次调换岗位。

原苏共中央意识形态部部长亚·谢·卡普托:“党的队伍很快分成了两派。对戈尔巴乔夫有看法、持批判态度的,报刊等媒体就把他们打到保守派当中;支持戈尔巴乔夫的做法,马上就被封为‘民主改革派’。”

1986年底,被流放到高尔基城六年的著名持不同政见者萨哈罗夫回到了莫斯科。

现场记录:

记者:“是谁给你打的电话,是不是戈尔巴乔夫?”

萨哈罗夫:“是,他突然打来电话,说作了一个决议,您可以回到莫斯科。”

萨哈罗夫:“我希望我会全部获得人身自由,我以后尽我的力量来做这些事,这是我的使命。”

重返政治舞台的萨哈罗夫积极从事反共反苏的种种活动,并迅速成为所谓“民主派”的领头羊。

在“民主化”、“公开性”浪潮中,1986年苏联开始出现各种“非正式组织”。这些组织以各种辩论会、俱乐部、知识分子小组和青年小组等面目出现。1987年蔓延到全苏很多大中城市,当年底就发展到3万余个,1989年增至9万多个。

这些“非正式组织”中有的打着维护所谓本民族利益旗号谋求脱离苏联,有的崇拜西方民主主张全盘西化,有的甚至还要求复辟沙皇专制统治等等。而打着资产阶级“民主”和“人道主义”旗号的组织尤为活跃。

在一些“非正式组织”的操纵下,各种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集会、游行、示威、罢工、罢课以至民族冲突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面对严重威胁党和社会主义政权以及社会稳定的“非正式组织”及其活动,戈尔巴乔夫听之任之,甚至还大加赞赏。

1988年6月28日,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全面拉开了政治“改革”的大幕,并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确立为“改革”的“最终目标和理想”。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实质是攻击社会主义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的专政是“不人道”、“不民主”,从而把对极少数人的无产阶级专政偷换演变为对绝大多数人的资产阶级专政。

1989年春,全苏人民代表选举开始。这是戈尔巴乔夫效仿资本主义议会制,在苏联举行的第一次全民选举。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立社会大学校长瓦·伊·茹科夫:“召开苏联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的时候,无论是在首都还是在外地,选举中共产党在都失败了。在后来参加选举包括选举取胜的那些人,都是放弃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人。”

选举过程一片混乱。许多不称职的人,甚至连杀人坐牢的恶性罪犯也出现在人民代表的候选人中。而那些反苏反共的蛊惑人心者,更是数不胜数。

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势力纷纷组织起来,频频发表竞选演说,组织各种群众集会,声援自己的候选人

而戈尔巴乔夫却要求苏共与选举保持距离,命令党组织不得干预候选人的活动,从而完全放弃了苏共对选举这一重大政治活动的领导,把干预候选人的权力交给了国内外资本。

波罗的海三国分裂势力的代表人物和积极分子纷纷当选。苏共内部著名的反对派叶利钦也在莫斯科高票当选。萨哈罗夫在苏联科学院落选,戈尔巴乔夫特地增加一个名额,使其得以当选。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160名党委第一书记中有32名落选。在列宁格勒,市、州两级党和苏维埃的领导人以及州党委委员没有一名当选。全苏16个军区有14个军区司令员铩羽而归。甚至连戈尔巴乔夫都不得不承认:“很多中央委员会委员,在这次选举中都落选了,一共有30多人。在我周围工作的都是党内的重要干部,他们都感到震惊,我都无法召开政治局会议了。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立社会大学校长瓦·伊·茹科夫:“当时党的领导人没有及时利用良好的机会,让赞成共产主义理想并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人当选。普通的党员无可奈何,他们的声音很微弱,人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1989年5月25日,苏联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电视和广播现场直播,辩论的场面一浪高过一浪。

大会选举了最高苏维埃主席、第一副主席、最高苏维埃成员等。有近15%的“民主派”及其支持者进入最高苏维埃。叶利钦侥幸靠递补当选。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主席。

会上,萨哈罗夫率先提议取消苏联宪法第六条,该条文明确规定“苏共在苏联社会中的领导地位”。叶利钦当即附议赞成,但因大多数代表坚决反对而作罢。  

1989年7月,全苏第一次跨地区议员团代表会议在莫斯科的电影之家召开,与会者包括波罗的海沿岸的几个共和国代表在内的240多名“民主派”人民代表。

叶利钦、波波夫、萨哈罗夫、阿法纳西耶夫等一些所谓“民主派”的头面人物当选轮值主席。在苏联最高权力机构第一次出现了正式的反对派组织。他们首要推动的仍是取消宪法第六条。

原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伊·雷日科夫:“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目的就是让国家的局势变坏,给中央政权脸上抹黑,以此来证明,他们代表的才是新的、进步的思想。” 

“跨地区议员团”还接过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要求苏共交权。

原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伊·雷日科夫:“我记得很清楚,有萨哈罗夫的一些照片。如果有必要可以在网上找到这些照片。他脖子上戴着一个硬纸板,上面写着: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