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140】
读物本·俄罗斯人在诉说改革的领导者
作者:六域净空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6177
2
1
2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祭第六集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1-07-01 13:59:16
更新时间2021-07-02 01:31:3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这是一处位于莫斯科西南部的著名公墓——新圣女公墓,俄罗斯不同时代的众多名人长眠于此。

 

  赫鲁晓夫是唯一安葬在这里的原苏共最高领导人。由黑白大理石块左右对垒而砌成的墓碑,象征着他被毁誉参半的一生。

 

  距赫鲁晓夫墓不远,是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的墓。白蓝红石料雕琢而成的墓碑,仿佛一幅飘动的俄罗斯国旗。

 

  从黑白人生的赫鲁晓夫,到三色旗时代的叶利钦,浓缩了苏联一段风云变幻而又曲折苦难的历史。

                 第六集 “改革”的领导者

  1985年3月,当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最高领导人时,人民曾对他寄予厚望。

 

  普希金语言学院副教授德·尼·法捷耶夫:“我现在唯一记得比较清楚的是,那段时间,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国家领导人为什么一个跟着一个死去。突然有一天上来一个年轻人,戈尔巴乔夫上台了,我们认为好。年轻人可以带来一些新的活力。” 

 

  然而仅仅过了六年零九个多月,苏联就遭遇亡党灭国的悲剧命运。领导苏联“改革”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苏联亡党亡国的进程中又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作为最高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无疑是领导苏联最后六年多“改革”的灵魂人物。他的一言一行对整个“改革”以及领导“改革”的苏联共产党有着直接和决定性的影响。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1931年出生,国立莫斯科大学毕业,长期从事党务工作。

 

  纵观戈尔巴乔夫的履历,他可谓官运亨通,仕途顺达。他39岁任边疆区党委第一书记,49岁当选政治局委员,54岁出任总书记。然而,这位年轻的领导人却没有给苏联和苏联人民带来期盼已久的幸福与安宁。

 

  俄罗斯作家联盟莫斯科市主席、欧亚作家协会主席弗·格·博亚里诺夫:“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不久,破坏国家的进程就已经开始了。这就像核爆炸,一丁点儿爆炸就会波及全国,一丁点儿癌细胞扩散就会危及全身。加上西方势力的操纵,他更加变本加厉。再后来国家粮食供应紧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等。这些情况表明,他既不能管理国家,更不能拯救国家。”

 

  远东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米·列·季塔连科:“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名字是‘改革’,实际上是一个破坏苏联、瓦解苏联的计划。”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引向灾难的深渊,决不仅仅是因为他执政能力不强或个人素养不足,根本原因是他早已放弃对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原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前国家杜马副主席瓦·亚·库普佐夫:“戈尔巴乔夫说他人生的奋斗目标就是为了消灭共产主义,他不久前还这么说过。”

 

  原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叶·库·利加乔夫:“戈尔巴乔夫直到现在还坚持认为,社会主义失去了发展的潜力,社会主义是不能进行改革的。他自己多次讲过,他在儿童时期就不同意共产主义。他完全是一个政治上的变节者。”

 

  戈尔巴乔夫还毫不讳言:“就像下棋一样,就是要打击社会主义。另外一步就是消灭苏联。还有一步,就是瓦解我们的党。”[38]苏联解体后他又公开声明:“共产主义是一种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口号”;“俄罗斯的悲剧,就在于马克思晚年时代已经死去的思想,却在20世纪初的俄罗斯被选择。” [39]。他为能在“改革”年代里把共产主义的影响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清除而感到非常的荣幸。

 

  尼·伊·雷日科夫在其《大动荡的十年》一书中悲愤地说:戈尔巴乔夫等人“背叛了党,出卖了国家和人民”;[40]“而且也背叛了人类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41]我们“可以原谅错误,但不能饶恕蓄谋的叛变”。[42]

 

  原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前国家杜马副主席瓦·亚·库普佐夫:“你看看列宁作为领导人时,他什么时候做过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俄罗斯人从来没有想过也根本不相信作为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能够出卖共产党。苏联共产党70多年的执政,任何时候都不会想到共产党总书记的背叛,人民也于心不忍这么想,但伤心的时候已经晚了。”

 

  不信仰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的戈尔巴乔夫又信仰什么呢?戈尔巴乔夫认为:社会党人与共产党人之间,已不再存在以前使他们分裂的鸿沟。戈尔巴乔夫承认,从本质上说“我是社会民主主义者”。[43]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