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38】
读物本·俄罗斯人在诉说改革为了谁
作者:六域净空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5232
2
1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祭第五集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1-07-01 13:53:57
更新时间2021-07-02 01:31:3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2010年10月,当摄制组走在莫斯科列宁大街上,无意中发现了一家醒目的咖啡馆——苏联咖啡馆。

 

  走进这家咖啡馆,恍如回到久违的过去。这里的每一幅照片、每一张宣传画、每一张报纸、每一段音乐,无不诉说着那个早已逝去的国家。

 

  苏联咖啡馆经理:“在莫斯科一共有5家叫苏联的咖啡馆。我们这家装修是最好的,不光装修最好,员工还来自15个加盟共和国。每个员工一个民族,15个国家15个员工。每个人都会做自己民族的菜,这样一共有15道比较拿手的菜。所以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人都踊跃来到这里品尝特色的家乡菜。”

 

  从上午10点开门,一直到午夜打烊,生意红火,宾客络绎不绝。

 

  苏联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呢?

 

               第五集 “改革”为了谁

 

  原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叶·库·利加乔夫:“什么是苏联?这是一个公正的政权,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政权。苏联时代,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占60%,现在议会中一个也没有。第二,苏联意味着经济命脉掌握在国家手中。第三,苏联意味着免费的住房、医疗与教育。第四,苏联制度意味着没有贫贱富贵之分,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超富,也没有贫穷和赤贫。”

 

 

 

  列宁明确指出:在各种纷纭复杂的事物中,要一时分辨不清,那就提出“‘对谁有利?’这个问题”[33]。毛泽东也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FormatStrongID_515#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对苏联亡党亡国原因和戈尔巴乔夫领导集团“改革”的评价仍众说纷纭,那么,提出“对谁有利”和“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一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依然为我们提供着观察、剖析的锐利武器。

 

  在列宁和斯大林时期,党、政权和各级领导人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党的纯洁,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在俄罗斯采访的日日夜夜里,我们常常深切感受到广大民众对这种风清气正的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深切怀念。列宁的清正廉洁自不待言,斯大林去世时,只有相当于当时一个熟练工人半个月工资的900卢布的存款。

 

  苏共严重脱离群众、以权谋私,大搞特权和严重腐败,开始于赫鲁晓夫时期,形成固化于勃列日涅后期。党和社会上形式主义盛行,奢靡之风猖獗,官僚主义泛滥,享乐主义“主宰”着很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连党委书记也都明码标价。1969年阿塞拜疆一个区委第一书记就“价值”20万卢布,第二书记是l0万卢布。

  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官僚主义者已不再以追逐自己的享乐为满足,他们逐渐把所拥有的特权固化并扩大,甚至通过立法企图长期侵占并嫡传后代。这就从根本上背叛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立社会大学校长瓦·伊·茹科夫:“苏共在‘改革’之初就不能再充当领导党和执政党了。支部、区级组织、州级组织等地方党组织,实际上被剥夺了参与制定‘改革’政策的权利。所有的决策只在极小一部分人中作出。‘改革’的领导者一方面在口头上说全面民主化,而另一方面他们脱离群众的工作作风没有任何改变,反而更加专制。在这个时期,苏共中央在老百姓眼中也完全失去了权威性。”

 

  苏共越来越游离于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之外,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各种官僚腐败分子、投机钻营之徒混进党内,兴风作浪。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社会政治研究所所长根·瓦·奥希波夫:“由于对要求入党者审批的放宽,什么人都可以入党,其结果就是怀着各种私利的野心家混入党内。鱼烂是先从头上烂起的。从赫鲁晓夫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党的领导层就开始了腐烂。这些混进党内并企图不断高升的人入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入党后,就意味着可以到非洲去狩猎,把自己的儿子、孙子辈安排好,把自己的家庭安排好。共产党的蜕化变质和最终解体,实际上是在家庭这个最基础的层面就发生了。”

 

  原立陶宛共产党中央书记尤·尤·叶尔马拉维丘斯:“戈尔巴乔夫和他身边的人干的不是共产党人该干的事。这些人虽然挂着党员的招牌,但是骨子里却是反对共产党的。所以,党到最后的灭亡是必然的。” 

 

  苏联共产党是苏联人民长期信赖并以之为依靠的主心骨和领导力量,苏共领导地位的丧失使苏联人民彻底失去了维护自己利益的代表者,这就给掌握特权的阶层谋取私利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也由此催生了一个新资产阶级,它成为最终瓦解苏共和苏联的阶级基础和物质力量。

 

  原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叶·库·利加乔夫:“我们认为导致苏联解体基本上是主观方面的。首先是上层领导人政治上的变质。他们主要为个人发家致富,想无限制地统治人民。他们后来都成了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