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建脉络之百战系列:两汉风云(下篇)40
第二十四战 汉末崩塌:
顶级谋篇布局下的“为他人作嫁衣裳”
01
肆 段颎jiǒng平羌
公元159年,段颎刚刚上任,就带着护羌校尉本部军和湟中义从羌共一万二千骑出征了。
在这里,要着笔墨说下这些年平羌的战役都是啥兵种打的了。
比如说段颎这回带的“湟中义从羌”是个啥?
湟中,是地名。
义从,是指少数民族雇佣兵。
羌,是指民族。
这个部队最早是叫“湟中义从胡”的,当年大月氏(yuè zhī)被匈奴打跑后,有一小部分月氏人并没有走,而是上了青海高原和羌人当邻居。后来霍去病破匈奴,取河西,将势力蔓延到湟中地区,月氏部来降,开始与汉人打交道。
02
从那时开始,月氏人就跟随汉军一起战斗。
当时咱大汉士兵天下无敌,这伙月氏人类似于咱的属军,咱厉害时就跟着猛打,咱要是打不过他跑得比咱快,当时这伙月氏人在湟中、令居(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北)以及张掖定居,号曰“义从胡”。
后来随着各种战斗以及人口的变迁、消耗,这支雇佣军的民族成分也在不断变化,比如现在,湟中地区的主要人口变成了羌人,史书中也就写成了“湟中义从羌”。
这支军队需要特殊关注的是“义从”两字。
大汉出军官和军吏,少数民族出兵,然后战争分成,这叫“义从”。
在西北,仗都是这种“义从”军打的吗?
并没有,汉军的军制很杂。
03
“骘(zhì)使任尚及从事中郎司马钧率诸郡兵”,这个就是各郡的汉人武装,当时基本以充军罪犯和屯田军为主。
“侯霸、马贤将湟中吏人及降羌胡于枹罕击之”,这个就是主将调来了湟中的军吏,组织起新投降的羌胡军去作战。
“贤将先零种赴击之”,这个就是汉将直接带领着成建制的先零羌人部队出征了,只有最高级的军官是汉军的,对方则是有豪帅、成建制的少数民族武装。
对方没有族群领导,被汉军组织起来,就是“义从”。
对方有豪帅,跟咱去打仗,基本上咱就直接说民族,比如:
“度辽将军耿夔将诸郡兵及乌桓骑赴”,这个的意思就是带着郡兵和乌桓军团出征。
“阳嘉四年,马贤将湟中义从兵及羌胡万余骑”,这个就是马贤带着咱出军官、军吏的湟中义从部队和羌胡人自成建制的部队去打仗。
04
东汉中后期,剿北匈奴、平羌乱的这种战斗,基本上都是以羌胡雇佣军为主体去打的。
这往往需要军事主官有极大的能力与水平,要不你很难使得动他们。
比如前面的两次大羌乱,官军基本上没在陇西高原上打多少漂亮仗,最终全都是靠招降、靠刺杀去平叛的。
这回段颎上了陇山后,羌胡雇佣兵们爆发出了罕见的战斗力。
因为段颎是本地人,他尊重我们,还骁勇能打胜仗,我们都能见着好处。
段颎出湟谷,击破叛羌,然后追讨南度河,派军吏田晏、夏育全军征募敢死队,先登敢死队以悬索相引,全军渡河后与叛羌再战于罗亭,大破之,斩酋豪以下二千级,俘虏万余人,余羌皆奔走。
05
公元160年(闰正月),叛羌余众再度与烧何种的大豪帅联合攻打张掖郡,一度逼近段颎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