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建脉络之百战系列:两汉风云(下篇)41
第二十四战 汉末崩塌:
顶级谋篇布局下的“为他人作嫁衣裳”
01
伍 董卓出场
时间来到公元184年。
在这个遍地大乱的年份,不仅整个中原让张角彻底搅和乱了,安静了整整十五年的西北边陲也跟着反了。
史载“北地先零羌及枹(bāo)罕、河关群盗反,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líng)征”,看上去,又是“先零羌”挑头了,而且“湟中义从胡”也掺和上了,还杀了护羌校尉泠征。
但是,这次的羌叛和前面几次非常不一样。
前面我们交代过,“湟中义从”是一支由咱们的军官和军吏统领的少数民族雇佣军,直属于护羌校尉。
02
护羌校尉这个职位是由朝廷任命,部队中的军官、军吏则全都是当地的汉人豪族。
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这是汉人名字,基本可推测是“湟中义从”的部队军吏。
这两人被羌人推举为将军后,杀掉了名义上的老大泠征,随后这批乱军在短短几周内又围攻了金城郡。
然后非常有意思的情况出现了。
这伙“叛羌”又“胁迫”了金城的两个大户豪族。
之所以要给“胁迫”加引号,是因为如果没有这帮大户,这次的西北叛乱不会绵延长达三十多年。
金城大户中,有两个人非常有名,一个人叫边允,一个叫韩约。
然后又一个线索浮现了出来:“凉州义从宋建、王国等反,诈金城郡降,求见凉州大人故新安令边允、从事韩约。”
03
这帮最初造反的“枹罕、河关群盗”中还有“凉州义从”的事,挑头的叫宋建和王国,是这两个汉人军吏求见联络了边允、韩约。
宋建和王国这俩人后面也是大人物。
在所谓的被“群盗诱而劫之”后,边允和韩约这两人非常“委屈”地被羌人叛军“胁迫”成了领袖。(使专任军政。)
边允、韩约俩人刚被劫上山就“专任军政”了。
然后呢,金城太守陈懿就被杀了。
随后“羌乱势大,攻烧州郡”。
“羌乱”轰轰烈烈,又闹起来了。
04
此次的羌人叛乱,其实有点类似于明朝后期的倭寇之乱。
明代的倭寇之乱,听着是一堆倭寇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淫掠,实质上则是明朝东南沿海走私武装集团外加零星倭寇对大明禁海国策的武装对抗。
此次的凉州之乱,罪过看上去都是外族的,实际上根源的祸头全都是汉人,本质上是凉州豪族组织起了本地汉人,大量雇佣羌、胡人组成叛军来割据国家的西北边陲。
还是那句话,高层全是汉人。
谏议大夫刘陶在给灵帝上书对策时已经写得非常明白了:“窃见天下前遇张角之乱,后遭边章之寇……今西羌逆类,私署将帅,皆多段颎(jiǒng)时吏,晓习战陈,识知山川,变诈万端。”
05
西羌叛乱的这帮人,自己就都封上将军了,这帮闹事的都是当年段颎(jiǒng)平羌时的军官们,都是从血海里杀出来的,很厉害,这帮豪族军官在二十年的作战与生活中和羌、胡兄弟们积累了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