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63】
读物本·【文学欣赏】别长安01 感怀篇【壹】春江花月夜
作者:辛夷格格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字数: 4517
4
3
5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本书通过23首脍炙人口的唐宋诗文,揭示了这些诗歌背后隐藏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也为读者展示了大唐的繁华与衰落,以及诗人们的喜怒哀乐和超越喜怒哀乐的人生哲思。本文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5-09 16:59:49
更新时间2025-05-09 16:59:48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文学欣赏 之 别长安01

第一篇 感怀 正是江南好风景

01

感怀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初入朝堂、少年侠气的陈子昂,会写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个未曾考虑过生死之问的张若虚,也写不出横绝全唐的诗意宇宙。在黄金时代,年轻人总是充满憧憬与希望。总要经历漫长中年的磋磨到垂垂老矣感慨人寿须臾,才会叹息志未酬、鬓已霜。“江月年年望相似”,与明月清风相比,盛唐风华也不过转瞬即逝。名相张九龄被贬离长安时并没有抱怨时运,人生暮年的杜甫再逢旧人也未曾涕泗横流,他们只是以唐人的诗意,写月华皎洁,写江南落花。人生苦短,难免感怀。不如再读一读李白吧,或者斗转星移,你会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诗的宇宙

02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03

在那个夜晚,站在江边的张若虚可能不会想到,在那个崭新的时代,他的《春江花月夜》竟然无人喝彩。他更想不到,在1000年以后,人们会把这首诗推向诗歌的顶峰。

赞赏它的人认为它“孤篇盖全唐”,开盛唐之风,体现了古人的首次宇宙意识。质疑它的人说,唐代伟大的诗人那么多,伟大的诗那么多,《春江花月夜》凭什么“盖全唐”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聊聊这首《春江花月夜》和张若虚背后的故事。

04

孤篇盖全唐

《春江花月夜》如今广为人知,但它在历史上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不仅在唐代,甚至之后的宋元几百年间都很少有人问津。

最早将《春江花月夜》编入诗集的人是北宋的郭茂倩。作为北宋河南府法曹参军,他编写了100卷的《乐府诗集》,历史上对这部书的评价是:

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宋以来考乐府者无能出其范围。

不夸张地说,假如没有郭茂倩,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能就要湮没在历史的尘土中了。

然而,对郭茂倩来说,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把它收录进来,可能仅仅是出于一个读书人的严谨。《乐府诗集》里收录的《春江花月夜》共有7首,其中隋炀帝杨广2首,诸葛颖1首,张子容2首,温庭筠1首,张若虚1首。

05

明朝翰林院待诏高棅(bǐng)的诗、书、画时人称为“三绝”,他曾参与编纂《永乐大典》,其编写的《唐诗品汇》第一次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他的《唐诗品汇》里也收录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不过只是简单地收录进来,并没有给出特别的评价。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