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7025】
读物本·京城无轨 再创辉煌
作者:北京公交
排行: 戏鲸榜NO.20+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3811
2
1
3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原创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京城无轨 再创辉煌 1924---2024 北京电车运营百年“生日快乐!”。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4-02 05:43:36
更新时间2025-04-02 05:43:20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北京无轨电车发展史:   岁月中的城市动脉

一、引言

在城市交通的发展历程中,无轨电车作为一种独特的公共交通工具,承载着北京的历史记忆与城市变迁。自诞生以来,它历经了兴起、繁荣、变革与调整,不仅是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更是城市发展的生动见证者。从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条线路开通,到如今面临的发展变革,北京无轨电车的每一步都与城市的脉搏紧密相连。深入探究其发展历史,对于理解北京公共交通的演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以及未来交通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无轨电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20世纪50年代 - 60年代)

(一)世界无轨电车的发展背景

1882年,德国人维尔纳·冯·西门子在柏林展出了世界上首辆城市无轨电车,这一发明开启了城市交通的新形式。到20世纪20年代,无轨电车开始在北美得到广泛应用,并在30年代于欧洲和美国盛行。然而,50年代初期,随着西方私人汽车的大量增加和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广泛应用,无轨电车逐渐被内燃机驱动的公共汽车取代 。直到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无轨电车因其节能、环保等优点又重新受到关注。

(二)北京无轨电车的诞生

1956年10月17日,北京市无轨电车制配厂在一机部汽车研究所帮助下,由陆兆凤、张斐卿等人研制成功京一型单机无轨电车(BD540型),同年10月17日试车成功,投入批量生产。1957年2月26日,北京第一条无轨电车1路开通试运行,成为北京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由阜成门至北池子北口,8月13日全线通车,线路全长10.991千米 。这标志着北京无轨电车时代的正式开启,京一型无轨电车选用国产解放CA -10型汽车底盘并加以改进,主传动比加大,提高了启动性;采用吉斯155弹簧钢板,增强了承载能力;加大转向系统传动比,减轻了转向沉重问题 。牵引电动机选用复激式直流电动机,功率为60千瓦,用继电器间接控制输入电流,操纵灵活,加速性能好,节约用电。车辆满载时,从起动加速到25公里/时,需5.5秒,平均加速度为1.2米/秒,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车身采用全金属承载结构,具有整体性好、强度高、寿命长等优点,车身上半部为米黄色,下半部为天蓝色,2个车门,客容量83人,其中座席28位,立席55位。

(三)早期线路拓展与发展

1957年至1963年共有199辆BD540型单机无轨电车投入运营,成为当时北京公共交通的重要力量。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居民出行需求的增加,无轨电车线路不断拓展。1957年12月1日,2路无轨电车开通,由动物园至西单,1958年2月17日延伸至前门;1958年4月28日,3路和4路无轨电车同时开通,3路从动物园至崇文门,4路从安定门至崇文门,1959年12月7日,4路改为和平里至广安门 。到60年代,北京的无轨电车线路已初步形成网络,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1966年5月6日,北京最后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北京体育馆至永定门火车站停驶,标志着北京有轨电车时代的结束,无轨电车成为城市电车交通的主力军。

三、成长与变革时期(20世纪70年代 - 90年代)

(一)技术改进与新车型研发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