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散文·人生没有多余的疼】篇柒
第四章 我打扫天空,你邀请太阳
1. 我不想拆掉你的翅膀
他是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一个文学爱好者,带了厚厚的一大本自己写的文章,赶了很远的路,就为了来拜访我,希望能够得到我的一些指点。
他和我说,他是攒了好几天才攒够了来看我的路费,路上都不敢吃什么东西,怕把回去的路费吃掉了。说到这,他羞怯得低下了头。
我为这个虔诚于文学的小伙子感动着,拿毛巾给他。他一边擦汗一边羡慕着:“你的工作可真好,多么宽敞漂亮的办公室啊!”
我说,好好写你的文章,你也会有这样的办公室的。
2. 我带他去食堂吃过饭后,他一再地掏出他口袋里的一些零碎钱,对我说:“囊中羞涩,不好意思,第一次来什么也没给您带,您不会见怪吧?”
我见过富人炫富,却没见过穷人晒穷。
怎么会呢。我拍着他的肩膀,劝他不要想那么多。
我看了他写的那些文章,华丽有余而力量不足,但总体的文字基础还是不错的。如果坚持下去,定会有不小的收获。我的褒奖显然增添了他的自信,他说他一定会加倍努力,一定要写出个名堂来。我给他留了电话号码,告诉他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来找我。他接过我的名片,手有些抖,满怀感激的样子。
3. 天有些晚了,我不停地看着手表,示意他应该走了,不然会赶不上回去的车了。他大概也看出了我的担心,说没事,回去的车有的是,就是黑天了也有。然后,他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能不能再到你的食堂里吃顿饭啊,那样,在回去的路上我就可以不吃东西了。”
当然可以啊。我爽快地领他去食堂,让他吃了个饱。然后又替他打了满满的一盒饭,让他带着在路上吃。在办公室里,他看到地上堆了很多纸张,向我索要,说反正你这里这么多,我也可以用它们多练笔写东西。我就找了个袋子,帮他装了些洁白的纸张。心里却忽然有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令我的热情骤减。
他再一次感激涕零,发誓一定要写出好作品。
4. 临走的时候,他又一次掏出那些零碎钱(他回家的路费),不厌其烦地说最近手头拮据,什么都没给我带,让我不要怪他。我知道,他这是在暗示我替他买一张回程车票。
钱就在我的口袋里,但这次,我没有掏出来。
他和我说,有一次在车站,他没钱买车票,就向别人开口要,没想到有一个好心人很慷慨地给了他50元呢。
他一再地暗示我,就差没有开口向我要钱了。可我依然装聋作哑,无动于衷。
口袋里的钱被我握成了一个纸团。我知道,我不能把它交到他的手上,那样,它真的就成了一团废纸,没有尊严的废纸。
5. 他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我,或许他觉得我是个吝啬的人,但我必须那样做,我只是不想让他养成一种过分依赖别人施舍的习惯。
对于一个羽翼未丰的年轻人来说,别人每施舍一次,就等于拔掉了他的一根羽毛。所以我不能施舍他,哪怕是小恩小惠,也等于是在慢慢拆掉他的翅膀。
“我也有过贫困潦倒的时候,”我想有必要和他讲讲我自己的故事,“那一次也是在车站,自己口袋里的钱不够买车票。但我没有向别人讨要,而是去杂货店买了一管鞋油和一个鞋刷,在车站帮别人擦鞋,擦一双鞋一元钱,一共擦了5双鞋,可是还不够买全程的车票。我就买了短途的票,然后在车厢里继续给别人擦鞋,一站又一站,如此反复。就这样,我擦了一路的鞋,也买了一路的票,终于到了家。”
6. 他低着头,又一次羞红了脸。我感觉到了,这一次,是他灵魂里的羞愧。
有时候,拒绝也是一种帮助。因为我不想,拆掉你的翅膀。
在这之后的几年里,我们互相通信保持联系,我常常在信中鼓励他坚持下去。现在,他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而且被当地文联破格录用,他也有了和我一样宽敞漂亮的办公室。他在给我的来信中真诚地表达感激之情,他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因为您的那一次‘拒绝’,拯救了我即将跌落山谷的尊严。感谢您,让我拥有了一双自尊、自强、自立的翅膀!”
7. 季夫老师的精神钙片
季夫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初三时的班主任。他贫穷、瘦弱,像一粒干瘪的种子。
父亲说,季夫老师是我们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他应该留在大城市的,不该回来。
我的父亲是季夫老师在这个村子里唯一可以谈心的朋友。“是啊,不该回到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来,做了一粒干瘪的种子。”季夫老师在和父亲喝完酒后,偶尔也会表露出他的遗憾。但更多的时间里,我感受的是他对我们孜孜不倦的爱的教育。
在我的印象中,季夫老师始终是个干干净净、轻轻飘飘的人,甚至走路不带起一粒尘土,举手投足不扇起一阵微风。一件中山装已经洗得发白,却总是板板正正,没有一丝岁月的尘灰与褶皱。
8. 他喜欢给我们讲故事,并通过一个个故事传递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听他的故事,如同泉水滋润心灵,干净、舒适。
他讲的课也是干净的,教书的时候,心无旁骛。课堂变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他在那里忘我地演出,而我们的好成绩便是献给他的掌声。
我是作为留级生才有幸来到季夫老师的班级,得以接受令我一生难以忘怀的教育的。
那时,我在骨子里瞧不起留级生,可是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做了一回“蹲级包子”。为了能够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在父母的一再坚持下,我只好选择留级。我忐忑不安地来到班级,季夫老师是这样向同学们介绍我的:“让我们大家向他祝贺,同一个年级读两次,他是幸运的。因为他可以得到两倍的同学和朋友。”同学们真诚地为我鼓掌,我真诚地向他们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