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若不快乐,怎么爱家人
1
听馒头说,老和尚在得大道之前,心怀慈悲,感叹苍生在生老病死里备受折磨,感同身受般经常为此掉眼泪。众弟子见师父如此,也经常以泪洗面,就算有可乐之事,也只能掩饰以对。时过半年,弟子逐一以各种理由离开师父,到他乡化缘或云游,最后只剩下老和尚一人。老和尚看着空荡荡的寺庙庭院,再次感伤落泪道:“深秋将至,寒气必然袭人,天下苍生又将受苦了。还有远去他乡的弟子们,不知他们带有足够的冬衣否?”
2
老和尚听到门外传来爽朗的大笑声。他眉头忽皱,心不悦。笑声入门,老和尚看见门外有一个胖和尚,咧着嘴笑呵呵地朝老和尚走来,并对着空荡荡的庭院道:“门庭宽阔,大自在乎!”老和尚皱着眉,朝胖和尚说:“深秋已至,枯叶尽落,寒气逼人,何来自在?不怜苍生艰苦还好,你竟还大自在逍遥,何理之有?!”
胖和尚没答话,轻轻地拉着老和尚转入庙堂。庙堂里供养着佛祖和其他一些大菩萨。胖和尚带着愁眉苦脸的老和尚,逐一走过并抬头注目。胖和尚边走边问老和尚:“老和尚,你觉得你跟佛祖和菩萨们比谁更慈悲呢?”老和尚轻叹道:“老衲岂敢跟佛祖、菩萨攀比呢?”胖和尚继续问他道:“那你可看见有哪个菩萨是整日哭着脸的吗?”老和尚忽然怔在原地。
3
胖和尚喃喃自语道:“菩萨心怀苍生,纵然如此亦微笑以对,自己不自在,自己不了断烦恼,何以度苍生,又何以让苍生相信菩萨行?你若安好,便是慈悲。一切随缘,喜乐以对。”
老和尚忽然醒悟:“苍生苦乐各有因果,我自忧愁有何用?自在喜乐,随缘救度罢了。”从此以后,老和尚一改往日的哭脸,无事则笑口常开,有事则淡然以对,再过半年光景,寺庙重回生机,弟子众多,来此供养的远近信徒络绎不绝。
4
朋友总说:“町原,你又没做过父母,怎么能理解为人父母的各种烦恼?所以,你才可以如此淡然面对生活,没有愁苦。”谈及此,我只能顾左右而言它。我虽然无法替代他人去尽为人父母的责任,但我理解如何去爱自己的家人,我更能理解一个人的责任有多大胸怀就应该有多大。你虽然很伟大,你虽然为家付出了很多,你虽然很辛苦,你虽然很负责任,你虽然很爱你的家人,但如果你不快乐,你很忧愁,你很烦恼,就算你再伟大,对家人而言那永远不是爱,那只是亏欠,是一种折磨。如果你不快乐,我宁愿不要你的爱。
5
曾有一位朋友,跟我抱怨家庭生活的烦恼。她总抱怨一些择菜刷碗的琐碎之事,这让她心怀哀怨痛苦。她抱怨说家人不体贴不理解她。我轻轻问她:“你平时在家也是这样的表情吗?”她紧锁眉头,眼泪汪汪地点头。“那你家人看见你这样的表情,他们是什么表情呢?”“他们也差不多,感觉大家都不开心,互相埋怨对方。”“那你的孩子是否经常沉默寡言,没什么朋友呢?”她惊讶地看着我,问我怎么知道的。我淡淡地说:“你们家是一个充满表情暴力的家庭,没有孩子能在这种环境下快乐成长的。”
6
她吸吸鼻子,问我该怎么办。我说:“抹掉眼泪,露出笑容,面对家人,快乐一些就行了。”她听后低着头,委屈地说:“我满心委屈却还要笑脸迎人,我会变成神经病的。”我轻轻地拍拍她的肩膀,用力地说:“试一下,坚持每日笑容以对,看看有无改变。七日后我们再聊。”七日后,她在电话里高兴地说家里已好,无需挂念。我笑着回答:“你若快乐,才是真爱家人。”
7
小时候,父母不合,母亲出走。周末我会去她那里,每次她一见到我就开始哭诉她为儿女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还被赶出家门。那时候我虽然非常心疼母亲,但内心总是很愧疚地跟自己说:“我如果是个孤儿多好,就不需要母亲为我辛苦工作和心酸落泪。”后来长大后,轮到我照顾母亲。有一段时间我工作压力大,创业艰辛,每次回家都脸带愁容。每当此时,母亲就会责怪自己:“唉,都怪我没能力,没让你有所积累,让你那么辛苦地白手起家,还要顾家,我于心何忍啊!”说着就不停地抹眼泪。后来,我无论发生任何事情,一踏进家门,就都会微笑。因为我知道家人需要的不仅仅是我赚的钱,他们更需要的是我的笑容——那是我给家带去的最珍贵的东西:自信、淡定、阳光和快乐。如此,才是我们爱家人的方式,才是家庭幸福的基础。
职场不要“苦”人
8
那天,老和尚感知自己渐渐老迈,难以继续主持白雾寺的工作了。他想要在圆寂之前决定由哪个弟子继承住持之位。胖瘦两个弟子中,钉子异常刻苦精进,馒头似乎什么都不做,整日乐呵呵的。钉子在寺庙里威望很高,他要么是在闭关修行,要么就深入藏经阁里钻研佛经,他的努力感动了众弟子。馒头在寺庙里威望也很高,他很少闭关或钻研佛法,更多时候是乐呵呵地为众多弟子解惑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