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89】
普本·『三国人物志』隆中对策定三分
作者:_汐 儿°
排行: 戏鲸榜NO.20+
【禁止转载】普本 / 古代字数: 1654
7
20
1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2男0女
作品简介

此文搬运自:《凯叔讲三国》第92集,略有改动。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19-03-26 22:40:48
更新时间2019-03-26 22:40:48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剧本角色

诸葛亮

男,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刘备

男,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诸葛亮: “不知有贵客来临,恕亮有失远迎。”

刘备: (躬身一拜)“备不才,乃汉室末胄[zhòu]、涿[zhuō]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先前两次晋谒[yè],均不得见,备曾留书一封,不知先生已阅览否?”

诸葛亮: “亮南阳一野人也,性情疏懒,蒙将军几次莅临寒舍,不胜惭愧。”

刘备: (OS)“只见此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chǎng],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尤其是一双眼睛,灿若朗星又含而不露,好一派气宇轩昂!可,观其面貌,不过二十五六,咦,怎会如此年轻?”

诸葛亮: (微微一笑)“昨观将军书信,信中足见将军忧国忧民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恐愧对将军下的一番苦功啊。”

刘备: (一顿)“先生切勿自谦,如蒙先生不吝指教,备三生有幸。”

诸葛亮: “既如此,请将军入寒舍一叙,如何?”

刘备: “恭敬不如从命。”入得草堂,深施一礼:“万望先生不弃,教诲一二。”

诸葛亮: “亮区区一农夫,安敢妄论天下。”

刘备: “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当立身于现世,志君于尧舜,岂可空老于林泉?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指点一二。”

诸葛亮: “既如此,亮愿闻将军之志。”

刘备: (悲痛)“汉室衰微,奸臣当道,备身为汉皇后裔,逢此乱世,目睹纲纪崩摧,生灵涂炭,每每心痛如绞,因此自不量力,欲扶汉室之将倾,张大义于天下,无奈,无奈才德匮乏,力量微薄,故半生流离,至今仍一事无成。备久慕先生之名,再三拜访,唯请先生为备指一条明路。”

诸葛亮: (凝视刘备一会)“自董卓篡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兵力弱于袁绍而能大胜,将军以为为何?成败之关键需依仗两件事,一为天时,二为人谋。”

刘备: “天时?人谋?正是了。请先生赐教。”

诸葛亮: “今北方曹操已拥兵百万,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军不可与之争锋。南方孙氏一族据江东之险,至孙权以三代,富饶丰足,百姓拥护,将军只可结盟,不可用兵。”

刘备: “唉!诚如先生所言,此二人割据南北,经营多年,根基稳固,实难撼动。可怜备立身之处尚无,何谈其他?”

诸葛亮: “哈哈哈哈,将军所言极是。欲伸张大志,必先谋一根基之地。这倒巧了,此地不在天边,正在将军脚下。”

刘备: “脚下?先生说的是...”

诸葛亮: (打断)“不错,正是荆州!荆州北据汉水,东邻江东,西同益州,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这荆州沃土,在刘景升手里,只能中立自守,但若到了将军手中,便能以此撬动天下!”

刘备: (为难)“可这荆州...”

诸葛亮: (淡定)“亮知将军顾虑为何——刘景升与将军乃同族宗亲,将军必不忍夺他的荆州。只是,亮夜观天象,知刘景升已染病,命不久矣,其二子均年少,不足以立事,荆州即将成为无主孤城。将军不做主,难道要拱手让给那曹操?”

刘备: (见孔明挂天下地图)“先生的意思是...”

诸葛亮: “不错,将军得了荆州,下一步便是挥师向西,直取益州。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为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足以养兵百万。当年汉高祖就是在此地起兵,成就帝王大业。将军得了荆、益二州,已占据三分天下,足以与曹操、孙权成三足鼎立之势,分庭抗礼。再以此二州为根基,将军可西和诸戎,南抚彝[yí]越,对外结盟江东孙氏,对内修整军政民生。待天下生变之时,即发兵扫荡中原,重整河山。若如此,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乃亮为将军所谋,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刘备: (OS)“好一位卧龙先生,好一位诸葛孔明!”

诸葛亮: “如今天下乃大争之势,曹操已占天时,孙权已占地利,如此,将军唯有占人和,方能成就霸业。将军切勿忘了,天下黎民盼仁君,如久旱之地盼甘霖。望将军厚德仁爱,泽被[zé pī]万民。”

刘备: (扑通一跪)“先生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奉先生为师,终身受教。”

诸葛亮: (赶忙上前扶)“将军快快请起,亮乃江湖散淡之人,疏于世事,恐不能领命。”

刘备: (哭)“天下生灵久历兵刀,屡遭荼毒。先生不出,苍生该如何?”

诸葛亮: “也罢,也罢。亮独卧隆中十余年,本已看淡世事,不料今逢将军三顾茅庐,眷顾至此。将军既以国士之礼相待,亮必以国士之礼报答!(正衣冠,双漆跪倒)主公,亮今生愿追随主公,效犬马之劳,匡扶汉室,呕心沥血,万死不辞!”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