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139】
读物本·许东林【著】 旧时光里的外婆 第一辑 人情事多 07
作者:桃吱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字数: 7913
2
2
2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仅供阅读练习,如若侵权,联系可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5-16 13:08:46
更新时间2025-05-16 13:08:46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再见,卡带录音机

1

借由女数学老师的嗓音,邓丽君的歌迢迢抵达我的小镇,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时读小学,每周只一节音乐课。漂亮的女老师寻常时日端着一副板结的面孔,可是在音乐课上那面孔春风化雨,土膏微润;擦得干净明亮的黑板上,她粉笔迤逦,写上一首歌的名字。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小城故事》的旋律,像掺进了花香的春风,把我们拂着拂着,拂得身子在歌曲里摇摇摆摆,都失去了重量。

我们喜欢《小城故事》,觉得歌儿唱的似乎就是我们小镇。这里有爸爸妈妈搭着机帆船去卖米,有奶奶讲《白蛇传》的传说,有一窝的小孩子在河堤边石桥下捉迷藏……我们唱着《小城故事》,渴望有陌生人来到我们的小镇。我们渴望被认识。

上初中后,我们家有了一台卡带录音机。黑色的外壳,方正魁伟。中间部分是主机,可插双卡。两头分别是两个音箱,外面罩一层神秘黑网。

2

在这台卡带录音机里,我听到了邓丽君唱的《小城故事》,悠扬甜美的声音,把我溶溶包裹——我感觉自己像一朵白兰花,从朝雾里生长出一瓣瓣细嫩修长的花蕊来。

黑色的磁带,在卡带录音机里簌簌簌簌地走着,两个圆形带齿的轮子,一前一后,呼应着转动。邓丽君的歌声就在这样的转动里,像磨盘里的甜浆,徐徐泼洒出来。

这是卡带录音机。这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这是一个少女豆蔻年华的开始。这是用歌声搭建起来的一个时代。

那时,我们家磁带不多。母亲喜欢听戏,地方戏庐剧《牛郎织女》《休丁香》《七世夫妻》之类的磁带,整齐摆放在录音机上面。母亲喜欢一边做家务一边听戏,我便也跟着她听戏;听庐剧《逼儿休妻》时,也跟着垂泪。后来知道《逼儿休妻》的故事,其实就是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里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庐剧里,连主人公的名字都没改。但是,唱词和对白全变味,用的都是本地方言,“吃饭”唱成“切饭”,“讲话”唱成“港话”,好像焦仲卿和刘兰芝就是我们村的一对小夫妻。

3

母亲不在家的时候,我就可以听流行歌曲了,港台的歌曲,庄严统一在书桌边。

远房堂哥家有一盘韩宝仪的磁带,我借回家来放,《粉红色的回忆》《无奈的思绪》《美酒加咖啡》《舞女泪》……一遍又一遍听,听过A面,听B面。后来,披着长头发的韩宝仪我喜欢了一整个少女年代。

记得许多个午后,我和堂姐趴在卡带录音机边抄《粉红色的回忆》歌词。那时,我们都有一本专门抄歌词的笔记本,塑胶封面的,一首首歌词,分行而下,像诗。“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压心底压心底不能告诉你……”门外也是夏天,许家塘对面的广阔稻田,一心一意地碧绿着,我懵懂不知夏天还有什么秘密可压心底,难道是稻田之外,有红荷在偷着盛开?

借来的磁带终究是要还的。那时,大家都喜欢相互借磁带,常借常还,像走亲戚一样频繁。抄好了歌词,然后,握着笔记本,跟着录音机学唱。一首歌学唱完了,想要再学一遍,就按快退键,往前倒带子,一截一截倒。

4

黑色的磁带在两个齿轮的带动下,呼呼地跑,一个踉跄,倒猛了,就会退到上一首歌里,又得按快进键,慢慢地寻找。

韩宝仪的《往事只能回味》,我最喜欢在晚上听。一边做作业,一边听韩宝仪。夜深之时,四隅寂静,我在台灯下,做着舅舅从江苏寄来的习题集。卡带录音机就放在我书桌边,音量调得小小的,用音乐驱逐瞌睡,父母也不责备。“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听着听着,觉得自己也像是有了往事的人。跟随着音乐的河流飘荡,飘荡到某个怅惘的未来时刻,回眸往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都遥遥在身后了。

《往事只能回味》的原唱是尤雅,作曲是刘家昌。我还喜欢刘家昌创作的《月满西楼》,琼瑶作词的。刘家昌的《月满西楼》和《往事只能回味》一样,适合在黄昏听,在夜晚听。卡带录音机里,磁带走动,簌簌簌簌,像是黄昏时小羊在江堤上吃草,驮一背夕阳;又像是晚风里,落叶在屋瓦顶上,寂然的步履。

5

已经懂得攒钱买磁带。给妈妈跑腿,去江堤脚下的代销店买油盐酱醋,暗里会有截留款,挑明了就是跑腿费。跟妈妈谈判,许诺期末考试拿到班级前五名,就给我经济奖赏。除此之外,就是压岁钱了。私设的小金库,艰难支撑,全都敞开给了磁带和课外书。

星期天,骑着父亲的前面横有大杠的笨重自行车,和堂姐一道去隔壁的那个小镇,去买磁带。我们那个小镇也有卖磁带的,但货品不及人家丰富。那时,我和堂姐骑着自行车,在江堤上,顶着烈日,迎着江风,十几里的路。江堤脚下的柳树林一片蓊郁,远处的货船三三两两向着远方而去,或者从水汽迷蒙的远方而来。江水浩荡的风景,那时入不了我心,我只飞蛾扑火般地痴恋那音乐搭建的繁华世界。

那时,堂姐最喜欢台湾偶像组合“小虎队”。“小虎队”里的三只虎,她最喜欢“霹雳虎”吴奇隆和“乖乖虎”苏有朋。她的书本封面、笔记本封面,还有文具盒的盖子内外,都贴满了吴奇隆和苏有朋的小照。

6

黑白电视机上,经常能看到“小虎队”在且舞且唱:“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那是1991年,苏有朋十八岁。“小虎队”三人都穿着有着三粒纽扣的西服上衣,或者穿着V字领的白色线衫,在电视里动作协调一致地唱着《爱》。有时,画面闪开去,三个大男孩穿着白色衬衣,站在大海边,双手在嘴边握成喇叭状,做出向天空大声呼唤的样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似乎全世界都在唱歌。

1991年冬天,学校举办元旦演唱会,在四合院的梧桐树下。梧桐的叶子早已落尽,地上的积雪还没融化。几张课桌排成一个评委席,几个年轻的男老师坐在那里打分。桌子上一台卡带录音机,录音机上拖出一根电线来,是连接话筒的。

7

没有伴奏乐,一个拖着长马尾的女生握着话筒,站在雪地中间,唱:“向天空大声地呼唤,说声我爱你,向那流浪的白云,说声我想你……”周围密密围了一圈学生,像是随时准备着和声。地上的雪被踩成了泥黄色,化成了浑浊的泥水,露出半腐的梧桐叶……堂姐跟在后面小声哼唱。我却无端觉得羞涩,甚至替那唱歌的女孩感到羞涩。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