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上班咖啡馆C
王鹏和天蓝的故事——从专业和自由中醒来
第十一章
管理压力的四个步骤
“怎么让弹簧恢复活力呢?道理很简单。第一步是识别压力,知道什么压着它。第二步是调整应对模式,就是看怎么让负重能更加平均。第三步是增加弹簧的力量。最后一步,是挖掘动力,找到压力背后的意义。回到压力管理上来,我们先说说识别压力,看看压力源到底是什么。”胖子指一指弹簧上的木块。
“现在你感受一下,你的压力,主要是来自哪些方面的呢?常见的压力来源有:身体、工作或学业、家庭、财务和人际关系。工作、学习和家庭当然都有人际关系的事,但把人际关系单独拿出来,是因为人际关系的模式是相通的。如果10分是崩溃,你大概会给自己的每个压力打几分呢?”
王鹏大概打了个分:工作压力6分,因为事情的确很多。学业压力5分,因为就要答辩了。家庭压力4分,孩子很想爸爸,但他没法回去,让他有点内疚。财务压力5分,他的经济压力一直存在。而人际关系竟然有9分,这让他很吃惊。往下细想,他最大的压力源,不是具体的事情,而是两段人际关系。
一是王鹏要求自己必须快速成功,因为他需要对跟着自己的兄弟们负责,当初他们可是放弃了大厂的薪资,跟着他来到这里的。为了吸引他们,王鹏讲了不少美丽愿景。但创业就是九死一生,做好了还好,一旦做不好团队就必须开人,甚至解散。他可以找个地方打工,但是兄弟们的际遇,就会差很多。他不能对不起这些人。
二是王鹏和丈母娘的关系。王鹏想了半天,把它放入人际压力而不是家庭压力里。虽然丈母娘帮了很多忙,但老人的生活习惯跟他们差很远。早上一旦有声音丈母娘就睡不着觉,王鹏早起上班,洗脸刷牙,都提心吊胆。厨房油烟大,抽油烟机也有点吵,丈母娘要求进出厨房都关门。一次王鹏双手端菜出来,只好用脚关门,“砰”的一声,丈母娘勃然大怒,说王鹏是摔门给她看。这样冲突了几次,王鹏都默默忍让下来。这让他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陪娃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当然,毕业论文和工作的压力也很大,但这两段人际关系似乎更困扰王鹏。
“你是个好人啊,王鹏。”胖子看着这个答案,摇摇头,“好人不是夸你。好人容易有很多人际压力。在一个系统里,最高的弹簧最先被压垮。这就跟两个人抬煤气罐上楼,劲大的人最累,何况他还是个好人,不敢放下。”
“这就叫好人不长命,王八活千年。”胖子感叹,“所以,你作为一个好人,更得懂如何应对压力。来,接下来我们聊聊第二步,压力应对——你的压力这么多,你是怎么应对的呢?”
“压力来了,不就是顶着就好吗?”王鹏边说边揉太阳穴。
“只有千斤顶这个模式?但你是根弹簧啊,大哥。”气氛稍微缓和些,胖子又开始“烂梗王”附体,“人有很多压力应对的模式,最原始的模式,就是‘战’或‘逃’。‘战’包括你说的,靠顶住战胜困难。但有时候你战胜不了困难,就会开始战胜别人——比如说领导你不敢怼,回头就骂下属;下属不敢反驳你,回家和媳妇吵架;媳妇冲孩子撒气;孩子不敢和大人吵架,就踢猫;猫不开心,就挠你几下……高压力状态的人,容易有攻击性。”
王鹏想到,难怪自己那天无缘无故把下属骂了一顿,不是自己莫名其妙,而是有压力源。
“另一种模式,是‘逃’,就是放弃不干。动物受到惊吓,会倒地装死,这是一种应对模式。人类其实也会装死——比如不断拖延,其实是潜意识的逃。最近流行的躺平,是深度的逃。现在连小学生都开始盘珠子了,他们压力也不小。”
其实,我一直都在应对压力,只不过在用糟糕又被动的方式,王鹏想。
“不过,我们毕竟是人啊,在战和逃之间,我们还有更多的应对方式。这就要说到第三步,增加弹簧的力量。基本分成三大类。
“首先是释放压力,运动、冥想、健身、走入大自然,都会很有效地释放压力。像你这种压力大的人,即使为了保持效率,运动也应该作为一个日程,逼自己每天做,短期会帮你释放很多压力。慢慢形成运动习惯,你的压力弹簧就会粗很多,有更好的压力适应性。
“第二是减少压力源。如果你的人际压力大,‘逃’也许不一定是坏事,因为逃会让你回弹。如果工作、学业压力大,你可以把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一点,不必要的事推后一点。如果财务压力大,平时可以省着花。至于你丈母娘……”
“也许我可以在周六周日的时候,单独带老婆孩子出去玩,甚至可以在外面住一天。一周只要有一天单独的时间,我就能回弹。”
“这是个不错的想法,就是这个意思。”胖子说。
“最后,最重要的降低压力的方式,是第三种方法:认知调整,也叫作‘拔出第二支箭’。”
“第二支箭?这是什么?”
“这是个佛学故事。一个人被一支箭射中,这本来很痛。但他开始想:谁射的?为什么射我?凭什么射我?万一我死了怎么办?万一我死不了怎么办?我死了孩子该怎么办?……这样的想法绵绵不绝,停止不了,这就是第二支箭。
“第一支箭,代表真实的压力,就是生活里不可避免的不如意。但第二支箭,代表你自己脑子里的灾难化想象。第一支箭是物理攻击,第二支箭就是魔法攻击。大部分人都死于第二支箭。你有向自己射过吗?”
王鹏想起来一件事。他刚到新公司的时候,第一次上台对全体员工演讲,因为要给大家留个好印象,所以写了逐字稿。但他还是有点紧张,一上台就讲漏了一句。就是这一句的差异让王鹏开始崩溃,他脑子里不断地说:“完了,说漏了该怎么办?大家会不会笑我?如果大家看不起我,以后怎么合作?如果合作不了,公司就留不住了,我以后该怎么办?”等他稀里糊涂读完讲稿,他发现自己已经想到:“如果自己混不好,女儿长大受同学欺负,该怎么办?”像麦克风靠近音响带来的啸音一样,这些声音越放越大,直到淹没自己。
其实,等真的融入了团队,他发现自己的担心纯粹多余。不是所有人都在意一个新人的自我介绍,那天很多人都在想自己的事、玩儿手机。少有听的几个人,也没留意他少了一句,因为只有他有自己的逐字稿啊!
这样的事当然不止一件!对于喜欢规划的王鹏,这样的事简直每天都在发生。
胖子听完,带着诡异的微笑说:“就是这样,大部分人都不是死于第一支箭,而是死于第二支箭。不,他们简直死于万箭穿心。”
王鹏问:“为什么会这样啊?我确实有这个毛病,而且我对自己很不满意。比如,有一次……”
“停!”
胖子突然做了一个stop的手势,打断王鹏的话。“你刚才说什么来着?上一句。”
“我对自己很不满意啊。”
“答案就在这句话里。”
——————————————————————
第十二章
拔出第二支箭
胖子一字一句地说:“答案就在‘我对自己很不满意’。”
“你想过没有,这句话里,有两个自己。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对于自己很不满意的‘我’。哪一个是更真实的自己呢?”
王鹏一下子蒙了。他想了几秒钟,“是那个‘表示不满意的我’,更像自己。但,那个让自己不满意的自己,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