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山水田园,明心见性
〔1〕《终南别业》唐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不知道年轻的朋友会不会喜欢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就我自己而言,年纪越大似乎越喜欢王维诗里的意境和感觉,尤其是这首《终南别业》。
假如你喜欢听李宗盛的歌,应该更能理解我所指的意境。这首诗大多出现在旅行的场景里。有人把旅行称为追求“诗与远方”,当你到达山顶,或立于海边时,很可能会被眼前的画面震撼,甚至生出许多感慨。游山玩水的时候,你也许不禁会想起那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然而,在唐代,这样的诗并不受欢迎。人们推崇的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诗句。只有这样潇洒、飘逸兼具豪迈气势的诗,才能彰显大唐的盛世气象。相比李白,王维的山水诗显得安静、慵懒。后世称王维为“诗佛”,或许和他诗里清淡的意境有关系。
这首《终南别业》的内容很简单,就好像一个老人家在唠家常,说自己在终南山有座宅子,得空就去住住,看山、看水、看云,难得遇到人,聊了一下午,很有趣。这样一首诗居然被后人奉为经典,文人们以此作为自己的追求,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辋wǎng川图》
〔3〕关于文人们对王维的推崇,要从一幅画说起,那就是《辋川图》。古人梁宝赏写道: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
辋川别业本来是另一位唐朝诗人宋之问的辋川山庄。宋之问是武则天时期的著名诗人,当时和沈佺期合称“沈宋”。他为了前程不择手段,屡次出卖同伴,最后因为投靠武则天的男宠被清算。王维从宋之问手中购入了这座宅院,之后花了很长时间进行修建。据说,辋川别业遗址位于今蓝田县城西南方向10余公里处,在终南山余脉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延展的峡谷地带。自北端闫家村至南端鹿苑寺遗址全长约11公里。辋川别业是一座大园林,被后世誉为“胜冠秦雍,极天下园林之胜”。
〔4〕见此美景自然免不了要赋诗几首,于是王维和好友裴迪为这20处美景取名并赋诗。他们的山水诗收录在了《辋川集》中,王维还画出了《辋川图》。《辋川图》好到什么程度呢?宋代著名词人秦观有一幅名为《摩诘辋川图跋》的书法作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里面讲了件趣事。
秦观说自己在汝南时患病,一直卧床不起。好友高符仲听说以后,去探望他。看见秦观这副样子,高符说自己这里有一幅画,兴许秦观看完,病就好了。秦观看完这幅画,说:今何幸复睹是图,仿佛西域雪山移置眼界。当此盛夏,对之凛凛如立风雪中,觉惠连所赋犹未尽山林景耳。吁,一笔墨间,向得之而愈病。今得之而清暑,善观者宜以神遇,而不徒目视也。
〔5〕秦观仿佛穿梭于画中一般,果然病都好了。他看的画就是王维的《辋川图》。可惜的是,王维的《辋川图》,目前已经没有存世版本了。现存的版本都是后代的文人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描绘出来的。纽约大都会美术馆藏有一幅《辋川图》,是其镇馆之宝之一。这幅画由清代的王原祁画于1711年,耗时9个月,当时老先生已经年届70岁。而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幅元代赵孟頫fǔ的《摹王维辋川诸胜图》。
因为这类画实在太多,后来演变出了一种绘画的样式:辋川样。正如曹星原老师所说:“《辋川图》都快被后代文人画烂了。”为什么文人们对《辋川图》如此迷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