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唱歌考核本
一、考核体系框架
核心定位:从 “技术精度”(音准、气息、发声)、“艺术表达”(情感、风格、创意)、“舞台适配”(表演、互动、应变)三维度构建量化标准,适用于声乐教学、选秀选拔、职业评估。
考核维度权重:
- 技术基础:40%(音准、气息、发声技巧)
- 艺术表现:35%(情感传递、风格处理、曲目理解)
- 综合能力:25%(视唱练耳、即兴应变、舞台呈现)
二、模块一:技术基础考核(40分)
▶ 1. 音准考核(15分)
① 半音精度测试
- 工具:钢琴/音叉,覆盖3个八度(C3-C6)
- 形式:
- 单音模唱:随机弹奏半音,要求音高偏差≤5音分(专业级)/≤10音分(业余级);
- 旋律模唱:8小节旋律(含增减音程),音准正确率≥90%。
- 评分表:
等级 专业级标准 业余级标准 扣分点
优秀 偏差≤5音分,无错音 偏差≤10音分,错音≤1处 连续错音超2处扣5分
合格 偏差≤8音分,错音≤2处 偏差≤15音分,错音≤3处 音分偏差超标准扣2分/处
② 动态音准控制
- 命题:演唱《青藏高原》高音段落,要求:
- 弱声区(pp)音准偏差≤8音分;
- 强声区(ff)音准偏差≤5音分(对抗声带张力)。
▶ 2. 气息考核(15分)
① 量化测试
- 持续音:用“a”音演唱,气息支撑时间:
- 男低音≥12秒,男高音≥15秒;
- 女中音≥15秒,花腔女高≥18秒。
- 弹性控制:快速演唱《龙船调》“妹娃要过河”段落,要求:
- 10秒内完成8次强弱气息转换(f→p→mf);
- 转换时无气息断层。
② 场景应用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