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感谢各位。这场换上我们哥俩给各位说一段。
乙:是。
甲:上台来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社的一名×××(学生或者其他的),我叫××。介不介绍我无所谓,给各位隆重地介绍一下旁边这位,他叫××。刚才已经上过一次台了。相声说得好,是我们××社一名优秀的相声演员。
乙:优秀演员不敢当。
甲:那我怎么称呼您啊?
乙:你可以叫我大师,或者相声表演艺术家。
甲:就您这模样,还大师、表演艺术家。真是一点都不客气啊。
乙:嗯。
甲:我们相声是一门传统艺术。
乙:没错。
甲:主要是两个人在台上,以说为主。
乙:对。
甲:虽然形式简单,但是对演员的要求可不低啊。
乙:那倒是。
甲:对啊,得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啊。
乙:是,我就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甲:是吗?那我问您一个问题。
乙:什么问题?
甲:像您这样的大师、表演艺术家,都什么学历啊?
乙:你问这个干嘛啊?
甲:就是那个文凭,那个本儿,您有吗?
乙:我跟你说实话,现在这文凭,最近它不好买,我没有。
甲:还不好买呢。你以为大伙儿都跟你一样,文凭是买的啊?你文凭、学历什么都没有,怎么就大师、表演艺术家了啊?
乙:你呀,别看我没文凭、没学历,识字不多。但是,我用字不错,嘴里一嘴标准普通话。什么错字白字,方言俚语,一个都没有。
甲:你这口气太大了。要是你这嘴里有这错字白字怎么办啊?
乙:你给我挑出来啊。
甲:怎么着?
乙:给我挑出来。
甲:这就有了。
乙:哪有啊?
甲:我问你,这“给”字怎么写啊?
乙:我拿手机给你打出来。
甲:提笔忘字,上台谁带手机啊,你跟大伙儿说一下。
乙:我想起来了,“给”,左边一个提手旁,右边一个手。你看多讲礼啊,这个手递给这个手,这不给了吗?
甲:你汉字跟体育老师学的吧。这个字,大伙儿都知道,左边一个绞丝旁,右边一个合字,正音念jǐ。过去不是有标语吗,“发展经济,保障供jǐ”。有说“保障供gěi”的吗?后勤部门有个“供jǐ部长”,有说“供gěi部长”的吗?
乙:这说话嘛,保不齐就蹦出一个俩的。
甲:什么叫“俩”啊?一是一,两是两。一世为官,两袖清风。有说“俩袖清风”的吗?买东西找你两块钱,有说“俩块钱”的吗?你和你媳妇是两口子,有说“俩口子”的吗?
乙:全这么说啊,一个俩仨的。
甲:什么叫“仨”啊?这个字念三。三阳开泰,有说“仨阳开泰”的吗?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有说“仨国演义”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