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本角色

梅沁
男,0岁
25岁,名门出生,温和谦虚。22岁中进士,25岁被贬至西北边陲。

阿岚
女,0岁
15岁,罪眷,敏感灵巧
明 月 何 须 照 我 还
原创古风双普
梅沁:宣州梅氏望族,诗礼之家,二十二岁中两榜探花,因支持变法被排挤,二十五岁被贬至轮台。三十岁调回长安。
秦主簿:官署小吏47岁,龙套,梅沁兼。
阿岚:遇到梅沁时是11岁的孤女罪眷,父亲江南人士,因越台诗案流放至轮台。和父亲学过诗书,灵巧内秀。
晴岚:梅沁的孙侄女,阿岚兼。
仿唐非唐,切勿考据
欢迎收听由声引清风出品的古风双普《明月何须照我还》
编剧:一兔
后期:二七十四
报幕:狐離
第一幕
相看两不厌
闪回入 0分35秒
风铃声 脚步声 推门声
(西北轮台 土胚房,骨灰坛,上香)
阿岚:阿爹、阿娘,今日是寒食节,我昨晚做了糯米团子,可惜今年没有艾叶,做不了阿娘从前给我做的青团。阿爹,阿娘,今年阿岚也已经十一岁了,这三年阿岚长高了不少呢。你们放心,阿岚一切都好。
(擦拭牌位)
阿岚:阿娘啊,您从前总担心我身体不好,我现在身体好着呢。对了,官署里的人觉得我长得机灵,还识得几个字,让我在官署里端茶递水,做个杂役。每月有二十个铜子,虽然钱不多,但会给我些吃食,一季到了还能有一匹粗布。阿岚就不会饿肚子,自己还能做些衣裳。这全赖秦主簿帮忙,你们要保佑他们一家平安。
(擦拭骨灰坛)
阿岚:阿爹,我会背很多首新诗了,你留下的书,我都看过了,有些字还是不认得。不过没关系,阿岚已经全都记下了,到时候有机会了,就找先生教我。现在这个时节,江南应该是满目青翠了吧,可惜⋯⋯阿岚还没有机会去看看。
(低落后,抬头看着排位,笑了笑)
阿岚:不过,总有一天,我会带你们回江南的。
闪回 2分34秒
官署 院外
(用树枝在沙地上写字)
阿岚:……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风吹过,写的字淡了一半,阿岚叹气,又继续写)
阿岚: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梅沁:……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阿岚:(诧异转身,见一襕衫男子)……先生好。
梅沁:(疏朗淡笑)小姑娘,你字写的不错。
阿岚:我乱写的。先生……您是从江南来的吗?
梅沁:嗯?为何这样问。
阿岚:听着像,和这里的人不一样。
(见他风尘仆仆,嘴唇干裂)
阿岚:啊,先生渴了吧,您稍候,我去拿点水来。
梅沁:真是渴了,多谢你啊,小姑娘。
阿岚:莫要客气。
(阿岚拿着葫芦瓢回来,无音效)
阿岚:给,先生。这里是边陲小地,简陋粗鄙,只有这井水了。
梅沁:无妨。
(梅沁喝了一口,终于灭了嗓子里的火气。)
梅沁:多谢,真是久旱逢甘霖。
阿岚:(笑)先生说话有吴地的口音,和我阿爹有点像。
梅沁:(又喝了几口)那可巧,我从宣城来的。
阿岚: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是有敬亭山的那个宣州吗?
梅沁:(略有惊讶)是那个宣州。原来你不止会念诗词,知道的还不少,是念过书吗?
阿岚:没有,就是随阿爹念过几句诗词而已。我阿爹是姑苏人,与先生能算半个故乡人吧。
梅沁:(递还水瓢,斯文擦嘴,笑)虽一西一东,但都算江南道,是故乡人。
阿岚:江南远在千里之外,先生,您来这里做什么?
梅沁:做什么?(看向远处,夕阳正好,微叹)来轮台看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阿岚:那先生以后还能日日听“北风卷地白草折”,岁岁见“雨雪纷纷连大漠”。
梅沁:哈哈哈,那以后日子必然热闹⋯⋯
阿岚:哈哈哈⋯⋯
第二幕
一江烟水照晴岚
风沙声,脚步声 音乐起入
阿岚:秦伯,您找我?
秦主簿:这个月的工钱,二十个铜子,还有这一季的粗布,都拿好了。
阿岚:哎,多谢秦伯。
秦主簿:对了,官署里新上任的司马到了。司马的小厮在路上染病亡故,现要找个仆从,我推荐了你。
阿岚:真的?!多谢秦伯!
秦主簿:他原本只想要小厮,但听说你识字,便同意了。我知道你手脚麻利,人也聪明。只是这新任的司马出身于宣州梅氏,诗礼世家肯定心气会高些。
阿岚:(OS)宣州……梅氏,是他?
阿岚:秦伯放心,一定好好做,不让您为难。只是新司马这般出身,那怎会到我们这个地界来的?
秦主簿:是啊,“三十老明经,五十少(shào)进士”,这位司马年方弱冠,已经是明经科和进士科两科探花了。若非得罪了大人物,也不会被贬至这边陲小地来任个苦差。以后的苦日子啊,有得尝咯。
阿岚:他这般厉害的人物,竟然也……(想到自己阿爹,叹气)
秦主簿:这些年朝廷党争的厉害,你爹也是被同僚牵连,连累你也成了罪眷。若非大赦,只能在这苦寒之地熬下去了……好了,晌午过后,你就去梅司马那里上工吧。
阿岚:哎,阿岚知道了。
转场 2分37秒
官署后院
阿岚:给梅司马请安。
梅沁:(笑)是你啊。快进来,我刚到这里还乱着,以后要劳烦你了。
阿岚:是奴婢的分内事,司马唤奴婢阿岚就好。
梅沁:你我有缘,不必见外。你并非我家奴仆,不必自称奴婢,之前你叫我先生就挺好。
阿岚:是,先生。
阿岚:(OS)先生很和气,眉眼疏朗,温润如玉,笑起来很好看,丝毫没有被贬至西北边陲的怨愤之色。我来时他正在架吊炉煮茶取暖,但实在不精于此道,炭灰弄到了脸上,此时才微微显得有些狼狈。
梅沁:我这人五谷不分,庶务不通,还需阿岚多多关照呢。
阿岚:(低头笑过后,递上帕子)先生还是先擦擦脸吧。
梅沁:(接过帕子擦,尴尬)哈,茶没煮好,脸倒是黑了。
阿岚:(开始动手整理)往后这些事情,都交给阿岚来做就好。别看我年岁小,但什么活计我都会做的。(回头)左边还有一些没擦到。
(熟练生火,将吊炉架稳,再添了点柴。)
梅沁:(擦干净脸)哈哈,有道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阿岚:(转回头,笑)先生不要妄自菲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生都有了,已经强过世上许多读书人了。
梅沁:哈哈哈,小丫头你还挺会安慰人。
阿岚:阿岚说真的。秦主簿说您满腹经纶,阿岚还想着能偷师一二呢。
梅沁:哪里用偷,你直接问我便是。
阿岚:真的吗?(恭敬作揖)阿岚多谢先生。
梅沁:(放下盆栽)不必客气。来,先把这个放在书架上吧。
阿岚:这是……
梅沁:文竹。是我座主临行前送的。提醒我靡(mí)不有初,鲜克有终。等哪日回中原,还要把这盆文竹好好的带回去。这一路照顾过来,可把我难为坏了。
阿岚:(郑重点头)阿岚一定悉心照料,先生放心。
梅沁:对了,你叫阿兰,是兰草的兰吗?
阿岚:非也,先生再猜猜?
梅沁:……未夜青岚入,是山风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