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心安处是吾乡
作者:兰叶葳蕤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里的名句。我们读这首定风波,发现词题全名是《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从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信息:
三个人物:两位主角——王定国;寓娘。
一个配角——苏轼(负责充当背景板和写文)
人物关系:寓娘是王定国的“侍人”
苏轼和王定国定交情不匪(不然怎么可能赠词给他的侍人寓娘呢?)
时 间:从“南海”(就是岭南)归来之后
隐藏背景:为什么两位主角会去“南海”?二人从“南海”回来这件事,为何值得苏轼这么一个举足轻重的文坛领袖赠诗,还是赠给“侍人寓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可以一起来读下面的故事了。
这是一首词,这是一个传奇,但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故事。这故事大概率是真实的,细节未必(因为细节是作者参考编的)。如果非要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就叫《“琢玉郎”与“点酥娘”的传奇》吧。男主角,“琢玉郎”——王巩,字定国,就是题中的王定国了。女主角,“点酥娘”——宇文柔奴,就是题中的“侍人寓娘”。而我们的大文豪苏轼,则不幸沦为这个传奇故事中的华丽又悲催,甚至带着浓重阴暗色调的背景板!当然老苏本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这个故事的背景板,甚至即使知晓自己是个背景板,也会本能地认为自己绝对是一个悲剧故事的背景板。然而,幸好,因为故事的女主角“侍人寓娘”,这个故事未以悲剧收尾,这给了老苏同志莫大的安慰,所以,对于充当背景板这事,老苏也算是甘之如饴,主动认领了这项任务。
先说说女主角吧。宇文柔奴(下面我们叫她柔奴儿),封建社会一个普通的小女子,同时是一个沉沦在社会底层,在淤泥里挣扎的弱女子。她是一个在京城“行院”,以色娱人的歌姬。
正如无数小说中的主角一样,坎坷凄惨的身世令人唏嘘。父亲曾经是御医,犯事死于狱中,母亲也因此病逝。父母双亡,这身世够惨吧。然而更惨的是,叔叔又将她卖入了京城的“行院”。曾经娇养在父母手中的如珠如宝的女子,进入了所有女子都厌恶痛恨的肮脏之地。
同样,也正如无数小说中的主角一样,坎坷凄惨的女主角往往都聪慧异常,幸运加身。柔奴儿默默等待机会,用心学习琴棋书画,才名远播。终于,机会来了。一日,一个姐妹生病,要找京城有名的太医治病,柔奴儿陪同。见到太医后,宇文柔奴发现这位太医正好是父亲的好友。柔奴儿得救了。从此后,不再是摇曳风雨中的脆弱小花。她跟随这位太医学习,认真研读医书,成了一名医女。(如果不是后来遇到王定国,说不定能成为一个大长今呢。)
传奇小说最浪漫的情节,两位主角——“柔奴儿”与王定国,相遇了。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