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剧:晚秋
所有音乐素材来源于网络,不可转作他用
内容整理于网络和书籍,有错误的地方请指正
我的笔下,才女并无二婚,我阐述的是个人愿景,不喜勿喷
我在江南
撒把欢
多无邪
你用斜阳揉碎了春雪
北宋元丰七年,在齐州章丘的李家大宅里,一声清亮的啼哭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李清照呱呱坠地。她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门下“后四学士”之一,家中藏书万卷,宾客往来皆是饱学之士。小清照就在这样充满书香的环境里,像一株被春风催发的海棠,恣意生长。
六岁那年暮春,小清照踩着绣鞋“啪嗒啪嗒”追着柳絮跑。忽见父亲书房门虚掩,她猫着腰溜进去,踮着脚尖费力够到书架顶层的《花间集》,像偷腥的小猫般一屁股坐在木榻上。阳光穿过木窗在书页间跳跃,她歪着脑袋逐字辨认:“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她突然拍着大腿蹦起来:“这词写美人梳妆,倒不如写我晨起追蝴蝶有趣!”说罢抓过毛笔,在父亲未干的墨稿背面歪歪扭扭写下:“晓露沾衣追粉翅,跌坐苔痕惊鹊起”。李格非回房时,望着这童趣盎然的句子,胡子都笑弯了:“我家清照,怕是要把词坛搅个天翻地覆!”
十二岁那年上元节,李家灯火通明。小清照头戴自制的绢花,混在宾客孩童堆里猜灯谜。忽见廊下悬着条“卷帘格”灯谜——“问世间,情是何物”,她眼睛一亮,抢在众人前喊道:“谜底是‘相思无已时’!”说罢双手叉腰,摇头晃脑解释:“谜面出自元好问,按卷帘格倒读,可不就是张先那句‘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的化用?”满堂宾客先是惊愕,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连素来严肃的叔父都抚掌赞叹:“此女才思,真乃千古第一!”
十五岁那年重阳节,李家诗会更是成了她的“封神之战”。当一众文人还在堆砌“东篱”“黄花”的俗套意象时,小清照怀抱琵琶款步而出。她轻拨琴弦,以《醉花阴》入曲:“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唱到“人比黄花瘦”时,指尖猛然一挑,琵琶声戛然而止。满堂寂静中,忽有老学士踉跄起身:“老夫填词三十载,竟不及这少女半阙!”消息不胫而走,汴京文人圈甚至流传起“欲见词中真仙子,先读清照漱玉篇”的歌谣。
薄汗轻衣点缀
这泼墨画山水
叫洛阳纸贵
可怜落花叩玉枕
拂袖人呢还昏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