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讲 备 稿
一、备稿的定义与分类
备稿是指在语言表达创作前对稿件的系统性准备,旨在确保播讲时准确传达内容并增强感染力。根据准备范围和性质,可分为两类:
1、广义备稿:是指长期积累的过程,包括提升政治思想水平、文化素养、语言技巧及艺术修养等,为创作奠定基础。
2、狭义备稿:针对具体稿件的临时性准备,通常采用“备稿六步法“,即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分清主次、确定基调。
二、备稿与确定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画面感、对象感、内在语等的关系
备稿是宏观把握,重音等内三外四是微观揣摩,正确的顺序是先宏观再微观;备稿侧重于文字,重音等内三外四侧重于表达,因此内三外四也是表达的技巧。
三、备稿六步法
1、划分层次:整理稿件结构,归并或划分自然段以理清逻辑关系
2、概括主题:提炼稿件的中心思想,明确核心表达意图。
3、联系背景:结合政策环境与现实情况,把握语言表达的针对性。
4、明确目的:根据稿件内容和社会需求,确定语言表达希望达到的效果。
5、分清主次:识别重点内容(如直接表现主题的部分)与次要内容(铺垫或说明部分)。
6、确定基调:分析稿件整体感情色彩,如昂扬、凝重等。
示例:《一碗炒面》及分析
草地是红军在二方五千里长征中最难走的一段路程,那里,没有人迹,甚至连一只飞鸟的叫声都难得听见。在我们视力所及的地方,是灰色的云,灰色的草,还有腐草拌着积水的土地。每天我们的两只脚就在又湿又滑的草地上艰难地行进着。这还不算什么,糟糕的是我们都空着肚子,粮食早就见不到了,连野菜干儿都吃光了。起先,军团首长杀了自己的马,分给大家吃,后来连马骨头、马皮都变成珍食美味了。但是,为了北上抗日,我们仍然以最大的耐力,忍受着每走一步带来的痛苦,坚持前进。
那时我是党支部书记,又是排长。起先还强打精神,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可是,自己也渐渐支持不住了。有一天,我简直抬不起脚了。刚出发时,有两个同志扶着我走,后来我觉得他们的情况并不比我好,拖下去三个人都要垮台,便用各种方法摆脱了他们。可是,我自己走了不远,头就涨得老大,眼睛冒金星,两条腿像软面条似的,摇摇晃晃,一下子栽倒在有水的草地里,昏迷过去。当我神志稍微清醒的时候,我想:我要完了,我不能同大家一起到达目的地了……
迷迷糊糊过了很长时间。当我又一次睁开眼睛想看看这个世界时,忽然发现一个三十多岁、憔悴、疲惫都不亚于我的同志,站在我的面前,伤心地望着我。
“怎么?病啦?”
“不。”我苦笑着说,“……两天……什么也没吃了,走不动……”我尽所有的力气想把声音放大一些,使他明白我的处境。
“啊!是这样。”他连忙低下头来,解开已经空了大半截的米袋,从里面倒出一碗黄灿灿的炒面来。那是多么好的炒面啊!我闻到那香喷喷的味道,恨不得一手抓到嘴里大嚼一番。可是,当我看见那已经差不多空了的袋子时,我的心一沉,便说:“你也要赶路,我怎能要你仅有的一点口粮呢?”
他见我这样,流下泪来,并且用嗔怪的语气对我说:“同志,你到这个地步,还想那么多干嘛。我不能亲眼看着自己的同志活活饿死。”我也流泪了,这是感激的泪,一时不知再说什么好。
他又从小沟里弄来一碗清水,和炒面一起推给我,并且不住地叮咛:“不要急,慢慢吃。”我吃了东西,渐渐有了生气,两腿也觉得有劲了。开始他怕我身体虚弱,还扶着我走了很长一段路。
第二天,我顺利地赶上队伍,到了有人烟的地方。
我很懊悔,由于当时过分激动和兴奋,竟然忘记了问他的名字。不过我知道他是红军战士,是千百万个红军战士中的一个。
分析笔记:
1、层次
全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大层次。
第一层:1-2自然段
过草地时,在长期饥饿的情况下坚持行军,我昏倒在草地上。
第二层:3-8自然段
一位不知名的战友,用他仅有的一碗炒面救活了我。
第三层:9-10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