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煜: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第一节 事与愿违
01.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他生于七夕,死于七夕。他是失败的帝王,却是天才的词人。当人们追问“春花秋月何时了”,悲叹“人生长恨水长东”,犹记得那是一代君王的血泪,一场无法追寻的南唐残梦。当时光回溯千年,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02. 公元961年六月,在南唐的首都金陵,一场盛大的登基典礼正在举行,一位名叫李从嘉的青年,正一步一步走向那张象征最高权力的龙椅。从此他将拥有一个新的名字——李煜。“煜”是照耀的意思,象征着他今后会像太阳一样,把光辉洒遍南唐的国土、洒向人民。这无疑是历史的嘲弄。李煜一点都不喜欢当皇帝,在即位之前,他从未有过争夺皇位之心。他的兴趣是在文学艺术方面,他有艺术家的气质,而不是政治家的气质,但是最后因为偶然的机会,君王的责任就落到他头上来了,这是他的幸,也是他的不幸。
03. 历史上有几个选错了职业的皇帝,明朝的万历皇帝,宋徽宗,还有南唐后主李煜。他们如果按照本性去发展,可能会取得更高的成就,但历史不容假设,他们偏偏就生在皇宫之中了。公元937年七月初七,在古城金陵的一座王府里,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啼哭。也许是天意,婴儿出生的这一年,他的祖父李昪(biàn)正好在金陵称帝。出生在浪漫诗意的七夕,又伴随着新的政权,长辈为婴儿起名李从嘉既美且善,尊贵与显赫从出生便融入了他的血脉中。这位新生儿,就是李煜。
04. 李煜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从盛唐的巅峰跌落下来,四分五裂,又将由分裂重新走向统一的时期。这是政治风云瞬息万变的动乱年代,刀光剑影、弱肉强食。五代十国,最短的只存活了4年,最长的也不过80余年。然而,乱世的风雨,都被屏蔽在了李煜的身后。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少年,眼中看到的尽是南唐三千里山河的富饶与辽阔。南唐这个国家虽然不大,但地理位置很优越,它的地理范围主要是现在的江苏、安徽、江西一带。
05. 李煜七岁时,祖父李昪(biàn)去世,他的父亲李璟继位,历史上称为南唐中主。作为帝王,历史学家评论李璟空有经略之志,却不会用人。中主朝党争激烈,李璟却重用被称为“五鬼”的冯延巳、查文徽等趋炎谄媚、专横猖狂的臣子。治国才能平庸的李璟对南唐的文化事业格外重视,他热衷于兴办教育,爱好搜集文献图集。公元949年,李煜十三岁,这一年的正月初一,大雪纷飞,李璟命群臣登楼赋诗,同宴唱和,并让人集成图册。
06. 这次活动在李煜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亲的雅好让他感到亲切。
菡萏(hàn dàn)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的词现在只留下了5首,首首都是精品。对李煜来说,李璟是一个理想的父亲,也是一个很好的导师。他不仅为李煜提供了锦衣玉食的物质生活,还引导鼓励他走进了一个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
07. 在南唐温柔缱绻的审美氛围中,少年李煜逐渐长大。在父亲的庇护下,他本来可以过得自由自在,做一个富贵闲人。但他生在帝王家,眼前还有皇位。来自兄长的忌惮,给李煜快乐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公元958年,南唐皇宫,李璟正对着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气急时李璟抄起球杖,将儿子暴打了一顿。这位被打的皇子名叫李弘冀,是李煜的长兄。因为在抵御后周和吴越的战争中功劳卓著,弘冀被立为太子,史称“文献太子”。
08. 与父亲李璟和弟弟李煜的性格不同,弘冀沉默寡言、果断刚毅,在决策施政时经常一意孤行,因此惹恼父亲。因为李弘冀的性格比较叛逆,与他父亲心目中皇太子的目标相差比较大,李璟就对他很反感。公元959年八月,李璟的弟弟晋王景遂莫名暴毙。弘冀清除了他通往皇位路上最大的障碍。下一个便是深受父亲宠爱的弟弟李煜。“从嘉广颡(sǎng)丰颊骈(pián)齿,一目重(chóng)瞳子。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从嘉避祸. 惟覃思经籍”。据陆游《南唐书》记载,弘冀对李煜的忌惮与长相有关。
09. 史书记载他“一目重瞳”,意思是说他有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这可能是一种眼科疾病。古人认为这是异相,相传舜帝就是重瞳,西楚霸王项羽也是重瞳,所以人们认为重瞳是贵人、有天命的象征。在信奉君权神授的年代,李煜的这种长相无疑引起了太子弘冀的忌惮。来自兄长的逼迫让李煜感到害怕,他通过各种方式向弘冀表白,自己对太子之位毫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