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389】
读物本·纪录片【瓷路】完结 第六集 窑变
作者:蓝鲸li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7062
13
23
20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全文31段。《瓷路》是一部与瓷器有关的真实故事,而中国,则是这一切故事的起点。仅供习读,如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10-02 15:43:18
更新时间2023-10-03 21:44:53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6集《窑变》

01

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期的一百多年,中国处于末代王朝最鼎盛时期——康乾盛世。在庞大国力的支撑和皇家的推动下,御窑不仅复焼历代前朝的著名瓷器品类,更开创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技术。精美绝伦的瓷器成为世界的焦点和西方皇家贵族热切盼望的奢侈品。于是在景德镇,高级官员受命督造瓷器;法国传教士深入打听瓷器制造的秘密;在遥远的德国,炼金术士甚至被投入监狱,秘密研究中国瓷器的化学成分;随着海上瓷路的完善,瓷器,这种似乎只存在于天堂的人造奇迹,在西方掀起强烈的中国风潮。

解说词

02

三百多年前,1679年9月2日,京城突发大地震,皇城内外死亡上万人。然而大牢中却有一位死囚,因祸得福被释放了。他就是大清朝钦天监主管德国人汤若望。此前因为他传播西洋历法被判以“惑众谋反,择日凌迟”。地震一来,统治者以为触怒天意,而汤若望恰恰负责观天测象。几年后汤若望彻底昭雪,旨意来自康熙。

据说这是康熙报恩。二十年前,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病危,继承人却悬而未决。正是汤若望推荐了貌不惊人的三子玄烨,原因居然是他出过天花,从而降低了早夭的风险。大清帝业不致频繁动荡。

03

庆幸的是,玄烨天性好学 嗜书如命,不仅苦学汉家文化,更对西方自然科学兴趣浓厚。然而,他的西学老师们正是那些黑衣传教士,或许这才是汤若望被平反的原因。有学者说,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学贯中西的皇帝。康熙二十三年,紫禁城传出圣旨“今海内一统,寰宇宁谧,满汉人民相同一体,令初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得旨开海贸易”。

于是,数百年周期性开关的海禁再一次迎来开放的黄金时代,海外贸易和东西方文化交流 重新绽放,各国商队和外交使团 纷至沓来。其中自然少不了手捧《圣经》的传教士们。

 04

1705年 瓷都景德镇,一位悄然而至的法国传教士殷弘绪从昌江码头下船登港,眼神中透出一丝好奇。从隘口进港时,首先看到这样的景色,从各处袅袅升起的火焰和烟气,勾画出景德镇宏大的轮廓,到了夜晚,它好像是被火焰包围的一座巨城,也像一座烟囱林立的大火炉。

如今的景德镇纵横千载,虽然江山易改,其制瓷业却从未间断。它弥漫在街巷的空气中,渗透在人们的血液里。纵观历史,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或城镇能像这里,把一门手艺,一种行业传承如此之久,故曰“瓷都”。

 05

三宝,景德镇一座小村落,宋代时就以“影青瓷”的原料产地而闻名。古老的碎石水碓依然搅动着溪水,高亢的夯石声照旧撞击着山谷。这滴水穿石的回荡,不仅吸引着300年前那位初来乍到的传教士,也震撼着这几位荷兰艺术家。他们此行是想利用本地瓷土和传统技法完成他们设计的当代陶瓷作品,实现一种完美结合。当他们第一次触摸到景德镇的瓷泥,此情此景,早已幻化成一份多彩的历史。

自从1604年荷兰人劫持并拍卖了葡萄牙商船上的十万件中国瓷器。精美的工艺和丰厚的利润就刺激了他们一发不可收拾的狂热。整个荷兰都毫不掩饰对财富的向往。于是世界各大洋面上飘满了荷兰的三色旗。

 06

公元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中国。虽然清政府入主北京刚刚十二年,却已经学会了泱泱大国的唯我独尊,足足让荷兰人坐等85天。利益驱动下,荷兰人有足够的耐心,甚至不惜三拜九叩,但最终却只换来每八年贡贸一次的恩准。原来代表各方利益的传教士们不愿看到荷兰一家独大。即便如此,荷兰人也毫不辜负“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位于海牙的荷兰档案馆号称“荷兰记忆”,这些用牛皮封面封住的是几百年前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历史真相。

 07

工作人员在这浩如烟海的卷宗中 找到了当年公司人员在中国定制瓷器的记录。从种类 数量到尺寸 价钱一应俱全。甚至用素描把定制瓷器的器型一丝不苟的绘制出来,以免中国艺人制作时出现理解偏差。如今这些素描笔触依然栩栩如生。

荷兰学者佛尔克认为,明末清初80年间,经荷兰东印度公司之手,运往世界的中国瓷器,多达六千万件以上。

和皇帝身边的传教士不同,身处景德镇的法国人殷弘绪面对的大多都是普通窑工,但殷弘绪没有走。他疏通了当地官员,破例获准常住传教。然而仅此而已吗?

08

无可否认,自从明末传教士登陆,其中的皎皎者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客观上为中国打开了一扇世界之窗。像利玛窦 汤若望 南怀仁等等。对此康熙曾经大加肯定。如治理历法、监造火炮,协助朝廷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之类。

然而他们的终极目的仍然是传播宗教。更有一些人还肩负着醉翁之意的使命。

中国瓷器 从东汉诞生传承到清代,已经长达1500年。然而尽管唐朝时瓷器就开始外销,明朝时又作为国礼 乐享八方。但在没有专利保护的古代,中国瓷器却一直独领风骚。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