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153】 读物本·【鲸日读物】238

作者:戏鲸-小河神
排行: 戏鲸榜NO.20+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3020
5
9
2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节选新闻稿件均已得到人民网授权,每日更新,仅用于本平台读物练习,禁止其他一切转载及二改行为。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11-01 10:36:07
更新时间2023-11-01 10:36:25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鲸日读物 | 238

人民网授权,仅用于本平台读物练习,禁止其他一切转载及二改行为。

 

一、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

 

  1.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

 

  2. 主题教育成效怎么样,最终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要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必须以问效于民为抓手,求真务实解决问题,用情用力服务群众,真抓实干推动发展,用事实和实绩取信于民。

 

  3. 人民群众看主题教育是否有成效,最直观的感受是看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是否有明显进步。作风就是形象,体现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当中。主题教育中,党员、干部要着力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联系个人思想、学习和工作实际,自觉同党性党风党纪要求对标对表,深刻检视自身在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对于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要抓早抓小、扭住不放,制定完善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新风正气。

 

  4.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主题教育成果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要求,共产党人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要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党员、干部既要胸怀“国之大者”,又要切实办好“关键小事”。走好群众路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心解决群众诉求;找准了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就要列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发现了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就要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举一反三、建章立制,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用常态长效机制赢得群众的真心点赞。

 

  5. 这次主题教育将“实干担当促进发展”作为具体目标之一,实现这个目标,党员、干部必须围绕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题动真碰硬、攻坚克难,彻底抛弃思维定式,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下大力气解决一批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不仅追求量的合理增长,更注重质的有效提升,以正确政绩观更好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6.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取信于民,关键是“说到做到”,最根本还是要狠抓落实。广大党员、干部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就一定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

(作者:李林蔚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二、化“关注红利”为城市竞争力

 

  1. “空中巴士”长江索道,穿楼而过的李子坝轻轨,灯火辉煌的洪崖洞……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山城重庆的“网红”景观再度吸引大量游客排队“打卡”。看建筑、拍照片,品茶、吃火锅,了解抗战历史、感受烟火气息,这座城市带来的独特文旅体验,令许多人流连忘返。

 

  2. 何止是重庆?长沙、成都、西安、淄博……近年来,国内的“网红城市”接连出圈。有人分析,城市走红离不开短视频等平台的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背后也是人们在重新发现城市、理解城市。无论是在热门景区游玩,还是品尝当地美食,无论是探寻影视剧取景地,还是沉浸式体验非遗项目,当更多人认真品味城市、体验城市生活,寻常的景象便也蕴藏着与众不同。多样的元素得以有机组合,城市的历史建筑、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便拥有了新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3. 时代在发展,旅游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如今,人们对旅游的理解不再停留于“看山看水看风景”,而更希望去感受文化、体验未知、丰富阅历。从古色古香的胡同小巷,到时尚前卫的现代街区,多一些精致的元素、人文的浪漫、拐角的惊喜,往往就能受到游客青睐。为适应新趋势,近年来,一些地方运用自身文化资源禀赋,努力打造城市名片,不仅赢得了人气,也开拓了发展空间。可以说,“网红城市”现象是城市文化底蕴、公共服务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折射着城市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4. 那么,“网红城市”如何“长红”?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惟有传承历史韵味、坚守文化品位,城市才具有蓬勃生命力。因此,必须在挖掘、彰显自身文化独特性方面下更多功夫。以西安为例,这座十三朝古都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韵味融入旅游产业,经过不懈努力,西安的文旅产品“爆款”不断。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穿越时空、触摸历史,在大唐不夜城漫步“古诗词路”,在易俗社文化街区听一场地道的古韵秦腔……通过打造新场景、创造新体验,西安的文化特质得到激活,让游客留下了深刻记忆。事实证明,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城市记忆的结晶,都能为城市发展旅游业提供滋养。

 

  5. 也应看到,“网红”带来的客流,可能造成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给当地人日常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这也提醒城市管理者,应当追求将“关注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着力完善配套设施、提供精细化服务,由内而外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主动作为、不弃微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做优公共服务,才能让游客玩得安心、舒心,也才能让城市的知名度、舒适度、美誉度更上层楼。

 

  6.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今天,我们的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无论“网红”与否,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建设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那些致力于让居民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必将在人们心中“长红”。

(作者:孟繁哲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三、推动中沙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1.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多个与沙特阿拉伯有关的合作项目被写入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充分表明中国和沙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正不断取得积极成果。

 

  2. 沙特是最早响应、支持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沙特领导人在多个场合表示,愿同中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不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习近平主席先后于2016年和2022年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为中沙共建“一带一路”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劲动力。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国和沙特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

 

  3. 中方支持沙方“2030愿景”“绿色中东”等一系列重大发展倡议,积极参与沙特工业化进程,助力沙特经济多元化发展。两国政府已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愿景”对接实施方案。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两国有关部门在能源、基建、投资、交通、通信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签署多份合作协议。

 

  4. 中国企业深度参与沙特基础设施建设,业务覆盖多领域。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和运营的麦加轻轨是沙特第一条轻轨铁路。中国港湾公司参与设计、建造和投资运营的吉赞经济城商业港带动沙特西南地区海上贸易。多家中国企业参与承建沙特新未来城相关项目,为沙特打造未来城市样板带来中国理念、技术和品质。

 

  5. 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中国自2013年起成为沙特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10年来增长了61%。沙特长期是中国主要原油供应国之一,连续20多年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能建葛洲坝国际公司承建的沙特阿尔舒巴赫2.6吉瓦光伏项目,是全球最大的在建光伏电站,建成后每年将减少碳排放量约312万吨,是沙特能源转型标杆项目。中国科技企业还同沙方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助力沙特经济数字化转型。

 

  6. 沙特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之一。中国工商银行在沙特利雅得、吉达相继开设分行。不久前,中国银行利雅得分行开业,成为落地沙特的第二家中资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沙特阿拉伯国家银行成功落地首笔人民币贷款合作,标志着两国金融机构合作再上新台阶。

 

  7. “中文热”在沙特持续升温。2022年,习近平主席复信沙特中文学习者代表,鼓励沙特青年学好中文,为增进中沙、中阿友谊作出新的贡献。目前沙特有4所大学开设中文专业,首所正式挂牌的孔子学院今年6月投入运转。中沙联合开展塞林港遗址考古项目,发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瓷器和钱币,再次印证了中沙以及中国同阿拉伯半岛源远流长的友好交往史。

 

  8. 阿拉伯谚语讲,“语言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中沙共建“一带一路”这棵友谊和发展之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中沙将携手续写千年丝路交往佳话,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不断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作者:陈伟庆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更多新闻练习读物,请关注戏鲸-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