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647】
读物本·麦家陪你读书《36·在轮下(下)》
作者:机智的蜻蜓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5304
9
8
13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选自麦家陪你读书(第一辑)《写给世间所有的迷茫》。仅限习读,如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5-05 08:09:08
更新时间2024-05-06 10:39:17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麦家陪你读书·36(下)

《在轮下》:理想破灭后,人应如何自处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35〕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四年的修道院学习生活期间,总会失去一个或多个学生。而这一次,少掉的学生正是汉斯班上的同学。那是个裁缝的儿子,名叫印丁格,有个外号叫“印度人”,是室友卢修斯的邻桌,只有他们俩关系还可以,除此之外,便没有别的朋友了。

一月里的一天,印丁格随同学去溜冰,他没有溜冰鞋,只好在边上看着。因为太冷,他就在湖面上跑着,冰突然裂了,他掉进了湖里。他挣扎着呼唤了一会儿,就沉入黑暗、冰冷的湖水中,没有人发觉。找到尸体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这位溺水的同学被人抬着走在前面。

〔36〕学生们默默跟着,他们压抑的灵魂才感受到这可怕的死亡。一时间,汉斯深信一切的自私自利都是毫无意义的。对他来说,好像躺在前面运尸架上的那个小小躯体不是别人,而是他的朋友海尔纳。因为在这之前,汉斯曾放开了他的朋友。

海尔纳和卢修斯互相争执,态度恶劣,被校长逮住。由于海尔纳屡屡犯错,他被宣布处以重罚,关禁闭室。所有人都对海尔纳避之不及,汉斯知道这个时候他的好朋友需要支持,但是汉斯没有迈出那一步,汉斯的背叛成了事实,汉斯背负了海尔纳口中“懦夫”的骂名。

〔37〕他们再一次近距离接触,就是在寻找印丁格尸体的路上。在这之前他们的相处模式很不同,汉斯勤奋,总是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而海尔纳却总是占据汉斯的时间,分享激动人心的诗句,诉说生活烦恼。虽然海尔纳会无情地戳穿他的恐慌:“你根本不喜欢这些学业,而是纯粹出于恐惧,害怕老师或是你父亲。我拿个第二十名,也不代表就比你们这些追求名次的人笨。”

在这份友谊中,汉斯总是扮演倾听的角色,尽管他也极度恐慌,害怕不够勤奋而跟不上学业,但是却能感受到海尔纳需要他。

〔38〕汉斯勇敢地踏出了这一步,“我那时候太懦弱,不应该扔下你不管。那时候我一心想要在神学院保持前列,并尽可能成为第一名。你管这叫追求名利,也许你说得对。但是那正是我曾经认为的最理想的方式,我不知道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我也不清楚对还是错。我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再和我做一次朋友。我感到很抱歉”。于是,他们又和好如初,甚至比之前更好。

然而,在日后的相处中,汉斯越是热忱而幸福地眷恋他的朋友,学校对他来说越陌生。老师眼看着目前为止一直无可指摘的好学生汉斯变成了一个问题学生,守着不靠谱的海尔纳,心中满是惊恐。

〔39〕与此同时,校长也找到了汉斯。“我的好孩子,你可能自己也发觉,你的成绩近来有些退步,我感到很遗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你的劲头突然消减,到底是什么原因?你不会是生病了吧?”“没有。”“还是你头疼?毫无疑问,你的脸色看起来并不太好。”“是的,我有时候会头疼。”校长语气柔和,“你愿意向我保证会好好地努力吗?千万别松懈,要不然就会滚到车轮下面去的。”

〔40〕他们之后的对话就更索然无味,校长告诫汉斯,他和海尔纳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两人之间应该减少交往。因为大家都感觉到汉斯沉醉于海尔纳的坏影响中。但是,汉斯却没有同意。他是自己的朋友,如果抛弃他,就成了懦夫。从那以后,汉斯又开始重新努力学习,但是明显不像从前那样毫不费力,而是很艰难地跟上去。他又做不到像海尔纳一样飞快地学习重要的知识点,于是只好逼迫自己早起用来学习。但是,他并不觉得这份友情是阻碍,恰恰相反,他认为这是一种财富,与他过去那种平淡无奇、理智本分的生活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41〕从前的他太孤独了。现在的他学会了去感受大自然的一切,他也学会了感受诗句里的美好与壮观,他觉得自己触摸到了荷马……他觉得自己能够干一场伟大的英雄事业。然而,接下来却发生了两件事,对汉斯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一件事情是好朋友海尔纳被学校开除了,他们以一种匆匆的方式做了告别。海尔纳选择了逃离修道院,像是一只从牢笼里逃脱出来的鸟一样。大家找不到他,学校也担心他会像印丁格一样结束生命。而此时的海尔纳正在小村庄,并借着自己的幽默赢得了乡长的欢心。他被带回来的时候,修道院引起了一阵巨大的骚动。

〔42〕然而,他昂首挺胸,完全不后悔这次小小的天才之游。面对由全体教师组成的内部法庭,他全然没有敬畏之心。于是海尔纳被开除了。他随着他的父亲,一去不复返了。而留下的汉斯,却被认为提前知道海尔纳逃走的实情被老师摒弃。老师们总是对他发脾气,用轻蔑的态度或是冷暴力来惩罚他。甚至当他回答不上问题的时候,会说一句:“你怎么就不跟你的好朋友海尔纳一起走呢?”

另一件事是汉斯终于病倒了。他那疲惫的身躯在某一次课堂上重重地倒了下去。这匹被过度驱使的小马驹已经瘫倒在路边,不中用了。

〔43〕然而,没有一个老师看到,这些以指导青少年为己任的、尽职尽责的引路人。没有人看到,少年消瘦的脸上那无助的微笑背后隐藏着一个逐渐沉沦的灵魂,在即将溺亡之时充满恐惧与绝望地向四周张望。最后,学校给汉斯的父亲写了一封信,打发他回家去了。在汉斯离开之际,校长表现得极其和蔼。他清楚地知道,这个学生去了就不会再回来。因为汉斯现在在学习上已经很落后了,即使他康复了,想要赶上错过的这几个月,也是不可能的。当然,校长也曾闪过一丝质疑:这两个天才少年的离开,自己是不是也需要负一部分责任。然而,这个想法也立马被抛之脑后了。

〔44〕汉斯坐着火车离开了学校,火车慢慢往故乡前进,还是自己熟悉的风景,看见这一切,他的旅途突然有些愉悦。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无论是神学院还是大学,或是现实其他一切抱负的希望,全部结束了。可是他此刻一点也不感到悲伤,让他心情沉重的只是害怕见到失望的父亲。他现在别无所求,只想休息一下、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在饱受了各种折磨后能有一方清净。终于他在月台上见到了父亲。汉斯觉得有一丝开心,父亲并没有责备他。可接着,他就感受到父亲在努力克制着自己,还用一种奇怪的、带着审视的目光打量着他,用客套和缓的语气和他讲话,这让他更加害怕,病情也在这种情况下加重了。

〔45〕这种病使得他头疼不断,即使在树林里,他也无法享受了。一旦他想起拉丁文学校和神学院的一切,他脑海里的恐怖就更加撕咬着他的灵魂,令他痛苦不堪。在这种困境和孤独中,死亡的念头伪装成安慰接近了这个患病的少年,使其逐渐对它产生信任和依赖。

汉斯想起小时候经常去的一个地方——“鹰巷”。鹰巷和他常去的地方不一样,这里充满着很多可怕而看不透、隐秘而刺激人心的东西。在这里可以听说和经历很多,热闹又充满冒险。这是一个又窄又寒酸的地方,却是童年仅有的美好回忆。

〔46〕八岁那年,他在鹰巷结识了几个朋友。芬肯拜恩兄弟,城里最诡计多端的顽童。还有一个他更要好的朋友——赫尔曼·莱西腾海尔。他是个孤儿,病残,早熟,不同寻常。他对各种工艺都娴熟,热爱钓鱼,这种热情也传染给了汉斯。汉斯和莱西腾海尔一起的时候,总是以极大的热情去感受钓鱼带来的愉悦。然而,没过多久,这个好朋友就因发烧而死去,人们很快忘记了他,但是汉斯却久久地怀念他。汉斯再一次去到了这里,他像个局外人,他无法从从前快乐的记忆中寻找治愈的解药。

〔47〕正如黑塞所说:“当一棵树被砍掉树冠后,树根旁边就会发出新的嫩芽。人的灵魂若在开花期患了病或遭到摧残,往往也会如此回归,回到一开始如春天般的萌芽时期,回到充满遐想的童年时代,仿佛在那里它可以发现新的希望,断裂的生命线可以重新相连。然而,这种生命只是一种假象,永远都不会再有一棵新的树长出来。”汉斯在自己幻想的童年王国里走上了一段路,虽然结果令人失望,但还是让他在困惑、迷惘中缓和下来了。他感到内心有一种愿望,愿自己同眼前的一切一起消逝。

〔48〕每个健康的生命都必须有生活的内容和目标,而这两样对于年轻的汉斯来说都已不复存在。于是,汉斯的父亲给他找了一个活。在抄写员和机械师学徒之间,汉斯最终去做了机械师。在接受这份工作之前,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对于汉斯而言本来是一件甜蜜美好的事情。然而,最后却成了致命的打击。有一天,鞋匠弗莱格邀请汉斯到他家去榨果汁。到处都是果汁的香气,这是一年四季中最令人喜悦的时节。

〔49〕汉斯被每个兴高采烈的人所感染,他像换了一个人,开心地同鞋匠打招呼,也讲了几个流行的关于榨果汁的笑话。而此时,汉斯正好碰见了鞋匠的侄女艾玛。这个姑娘十八九岁,活泼开朗,身材匀称,圆圆的脸上乌黑的眼睛闪着温暖、热情的光芒。她才来这里两个星期,几乎全城的人她都认识了。艾玛和汉斯简单地打招呼,在交谈中,两人无意中触碰到了对方的手。汉斯感受到了自己复杂又矛盾的喜悦,他的心剧烈地跳动着。他逃一样地离开,连再见都没有说。但是他的内心又如此希望能再次遇见艾玛。

〔50〕终于这个内心的渴望变成了行动,他跑到鞋匠的家里,正好艾玛也看见了他。这个姑娘显然比汉斯更懂得撩拨人的心弦。汉斯又想逃走,但是艾玛却一步步向他走去,汉斯温柔而含羞地拉住艾玛伸出的手。最后艾玛吻了汉斯。然而汉斯不知道的是,艾玛已经尝试过不少次亲吻的滋味,对谈恋爱这事也是驾轻就熟,这个害羞又温柔的男孩很合她的意。然而,艾玛离开了,她并没有告诉汉斯。汉斯被刺痛了,就这样解开了一部分爱情的秘密,这个秘密甜蜜太少,苦涩太多。他明白,那个女孩根本没有将自己放在心上。

〔51〕工作的忙碌或许能令人暂时忘记生活的苦痛。约好去机械厂去上工的星期五就快到了。汉斯虽然不安,但是这一天真正来到时,他到底还是很高兴的。汉斯到工厂的时候,大家已经干得热火朝天,有学徒带着他一起干活。没一会儿,他感到疲惫,头晕目眩。但是当他听到工人们按照既定的节奏运行着,他有所触动,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以及自己这个渺小的生命融入了一种伟大的节奏。周末的休息日,汉斯融入了这个大家庭,跟着他们一块去消遣娱乐。

〔52〕与大家分别的时候,汉斯有点醉意。这种感觉很舒服,但是他又觉得灾难来临,回家会挨骂,明天一早还得去工厂干活……他充满了痛苦和挫败感,似乎不得不安静地睡去,永远不再醒来。

下一刻的汉斯,躺在他熟悉的水域里,再也感受不到疼痛了。是的,汉斯死了。他的葬礼引来了一大批送葬和好奇的人。老师、校长、牧师又出现在他的命运中。汉斯的父亲叹息着,明明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他本来是多么聪明的一个孩子——怎么突然一个接一个的不幸就发生在他的身上。此时,鞋匠低声说:“把孩子逼到这个份儿上,那些老师都有份。也许你和我都对这孩子有不少疏忽,不是吗?”

〔53〕这是一部具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黑塞9岁时进入拉丁语学校就读。因为要继承父亲的圣职,成为优秀的牧师,就必须参加“州试”。黑塞14岁时,通过了州试,开始过寄宿生的生活。入学不久,他感受到了学校强烈的压迫,还有自己内心新思想的萌发,最终逃离了神学院。在这之后,他的青春开始辗转于各个学校,遭禁闭又退学,后来又去当学徒。总之,有足足四年时间,他的生活都不顺。

其实,黑塞本人的经历恰恰是汉斯和海尔纳两个人的结合。庆幸的是,在他辍学期间依旧没有放弃自我进修。而祖父家里大量的藏书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喜悦。

〔54〕黑塞一面承受孤独与失意,一面努力读书和写诗。黑塞把这段经历写进了《在轮下》,他用文中校长、老师的目光揭露了思想麻木、灵魂腐朽的教育带给他的苦痛,和久久无法愈合的后遗症。

例如,校长只关心最表面的事情。当得知一直是无可指摘的好学生汉斯出现了成绩下滑的现象,他只说:“你会答应我好好努力对吗?千万别松懈,要不然就会滚到车轮下面去的。”

然而,当大家发现汉斯的学业一落千丈到无可挽救的时候,便彻底、无情地放弃了他。在这个过程中,校长、老师没有人关心过汉斯的心理。

〔55〕社会的歧视与生活的失意,使汉斯觉得仿佛跌在无情而庞大的车轮下……由于入学考试的压力,一切童年应有的快乐都被剥夺,人们给予的是填鸭式的灌注知识和空洞无力的人生理念。

黑塞知道,“因为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培养出乎常轨的人,而是要培养精通拉丁文和数学的正直小市民”。他们的职责是束缚和铲除年幼男孩的本性粗野的力量和欲望,代之以树立一种宁静的、适度的和人们认可的理想。创作这本书时,黑塞摆出明显的斗争姿态,站在少年的立场,严厉批判当时德国的不人道的教育制度。

〔56〕其实,黑塞的人生与汉斯比起来,情况更为严重。文章中,汉斯回到镇上养病,但是谁也不再看这个一败涂地的少年一眼,最终汉斯选择了死亡。黑塞用了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去描写这个残酷的举动:

命运叫他为他自己阴暗的企图感到高兴,它看着他每天从死神的杯中享用几滴欢乐和活力之酒。原因可能并不在于这个生命是伤残的、年轻的。然而这个生命应该先画完它的圆圈,不该在它浅尝一下生活中的苦乐之前,就让它从平面图上消失掉。

社会的歧视与生活的失意,使汉斯觉得仿佛跌在无情而庞大的车轮下。但黑塞熬过来了,虽然在他最失意的时候曾两次企图自杀。而他依然选择重新活着。

〔57〕他还没有放弃自己成为一个诗人的梦想,他还有所执念。所有人都在告诉你,如何才能成功。而黑塞却说,如何去面对失败。失败之后不会只有一种选择,痛苦的重压之下,依旧有希望。就如《在轮下》中,鞋匠告诉汉斯的那样:“考试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成绩再好的人也有落榜的可能。万一真的名落孙山,就去想想,上帝对每个人都自有安排,自会指引他们走向自己的道路。一切自有另外的安排。”

黑塞曾说:“一个人要完成自己的人格,一定会同周遭发生冲撞,当这场战争开始时,我也开始和学校产生了冲突。二十年后,我才终于明白了那场战争的意义。”

〔58〕关于黑塞,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是这样说的:“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和高尚的风格。”一百年后,我们重读黑塞的作品,发现他的思想和当下的价值观有着惊人的重合度。人人都想成为自己。但是,大多数时候,没有人教我们怎么成为自己。《在轮下》中,汉斯一直是被灌输努力学习,取得好名次,但是他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他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59〕黑塞是想成为一个诗人。然而,这正是他痛苦的来源。这个痛苦的认识,就是没有培养诗人的地方。在教科书上,老师无尽地赞美诗人,但现实中,想成为诗人却受尽轻蔑。如果想成为世俗中不常见的职业,就必定会遭受质疑。黑塞因为坚定,才走上了自己的道路。而年轻的汉斯,目标涣散,这不能责备,更应该引起关注。黑塞也严厉地抨击了这一点,没有人去关心一个少年的落寞与倦怠,反而觉得不会学习就一无是处。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也是黑塞留给我们值得思考的地方。

庆幸的是,黑塞也在其他作品中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职责是发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别人的命运,是彻底而不屈地活出自己的命运。”


 麦家陪你读书(第一辑)

《27毛姆传》 477493 / 《28李白传》699461

《29巴别塔》上·下 318125·630145

《30群山回唱》914517 / 《31你的奥尔加》775885

《32逃离》685083 / 《33指匠》288619

《34地下室手记》498067+529269

《35心是孤独的猎手》3975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