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217】 读物本·张艺谋的国际化路线

作者:老韩来了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7611
4
6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1男0女
作品简介

摘自《老梁看电影》之翘楚,本文仅供研读练习之用。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3-29 12:48:59
更新时间2024-03-29 14:55:3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剧本角色

1

男,0岁

1

张艺谋的国际化路线

       张艺谋是中国众人皆知的著名导演,然而他的影片虽然很受国人的追捧,却屡屡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失之交臂,究竟是他的影片题材、编剧、镜头感不足,还是不符合外国人的审美?这些年,我们从张艺谋的电影中可以发现他巨大的转变,那么他的影片,如何才能在奥斯卡的殿堂中稳占一席之地呢?

2

       很多观众朋友看完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之后,都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印象,认为张艺谋好像将浑身的力气都使在了要把这部影片拿到国际上去参评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奖上。确实,这部影片无论是题材、编剧,还是镜头感,以及它的国际化等种种努力,都能看出现在的张艺谋早已不甘心只是在国内获取一个比较好的票房和口碑。也就是说,张艺谋特别希望自己的影片能够在奥斯卡的殿堂中稳占一席之地。

3

      这并不是说张艺谋野心如何之大。因为早在1992年时,张艺谋和巩俐两人就在奥斯卡大奖的颁奖典礼上出现过。当时他们有一部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就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他们两人参加奥斯卡奖的颁奖大典,是华人首次在这样一个大奖的颁奖典礼上露面。

4

       早在进入电影行业开始,张艺谋就已经明显地带有了一些要肩负这一代电影人冲击奥斯卡使命的意味。在历年来中国参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竞逐的影片中,有张艺谋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这五部电影,超越了陈凯歌的三部,冯小刚的一部。所以说,张艺谋现在的整体态势距离国际化越来越近,也可以说他自己也在全身心地向这个目标靠拢。

5

知识链接

       尽管执导的首部作品《红高粱》为中国捧回第一座柏林金熊奖,但张艺谋的最高目标无疑是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有所斩获。1990年《菊豆》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1992年凭借《大红灯笼高高挂》,再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张艺谋携巩俐第一次出现在奥斯卡颁奖礼上。2002年向大制作转型的张艺谋首部古装大片《英雄》华丽问世,被誉为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并成功获得2003年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2006年被寄予厚望的古装大戏《满城尽带黄金甲》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提名,但依然与奥斯卡奖项绝缘。尽管张艺谋曾说,奥斯卡绝非世界电影最高奖项,但在《金陵十三钗》中,第一次启用好莱坞一线明星,40%的英文对白以及来自24个国家的超豪华制作班底,使影片从一开始就全方位与好莱坞接轨,而提名金球奖,冲刺奥斯卡,海外院线公映,更是高调崭露他的国化雄心。

6

       从开始在电影圈内崭露头角,一直到现在如日中天的、近乎国家大师的地位,张艺谋是怎样一点一点向奥斯卡靠拢的呢?这个靠拢的过程,我们可以以1999年作为一个分水岭,如此便能清晰地分出张艺谋在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中的打法上有什么不同。

7

       大多数人对张艺谋的了解是从1987年那部《红高粱》开始的。张艺谋在拍摄这部影片时,采用了和别人全然不同的技法。在这部影片拍摄之前,张艺谋仅仅是一个摄影,参与拍摄了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这些影片。正因为张艺谋是摄影出身,所以他对画面、构图、美学的基本要素等方面都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说张艺谋并不擅长叙事,也不擅长讲故事,但是画面这方面,他确实是在中国导演中非常突出的。

8

       其实从张艺谋进入电影行业开始,他就打上了这种烙印。他拍摄的电影《红高粱》非常典型,比如电影中拍摄的重要场景——红高粱地。红高粱势必要到陕北之类的西部寻找,但张艺谋看过很多高粱地都不满意,认为都没有达到自己想象当中的高粱的那种红红火火的、一望无际的、极具生命力的大自然风景的要求。于是,张艺谋最后的选择是:既然找不着合适的,我就自己种。最后,他选择了山东高密这个地方去种植高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艺谋为了某一场景能够达到预期的视觉效果,是肯花费巨大力气的。后来,张艺谋在拍摄《十面埋伏》时,在乌克兰取景的那一场戏中的花海,是他提前一年撒下的花种子,才能有如此的画面感。所以说,张艺谋在画面的感觉上是一丝不苟的,而且在最初的时候就是打下了烙印的。

9

      《红高粱》这部电影的题材很原始、很粗犷,而且反映了人的旺盛生命力,同时也将一种在相对落后的生产力状态之下的人性的蛮性一面暴露无遗。所以当时这部影片拍出来之后,让观众感到非常震撼,尤其是其中的《酒神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让我们听起来就好像是突然听到崔健的《一无所有》一样。这样的一嗓子,崔健是喊出了中国音乐界开天辟地的第一声,而张艺谋是喊出了中国电影界的第一声。

11

       这种震撼的感觉不仅仅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当这部影片被拿到第30届柏林电影节上放映时,全场鸦雀无声,放映完毕之后停了几分钟,整个观影场上响起了雷鸣一样的掌声。很多评委都站起来鼓掌,同时也对柏林电影节的主席致敬,感谢他挑选了一部这样好的影片,于是,这部来自古老中国的影片——《红高粱》,斩获了当年的金熊奖。那是亚洲影片第一次荣获金熊奖,也是中国电影首次在海外获得如此高的荣誉。

12

       所以说中国影片一开始能够在海外斩获奖项,是张艺谋立下的汗马功劳。当然,在那时的张艺谋心中,奥斯卡只是一个概念,或者说是一个遥远的目标。就像地平线一样,仅仅供他眺望而已,却根本达不到。但是后来的情况发生了变化。1990年时,张艺谋拍了一部《菊豆》,《菊豆》反映的是在旧社会的环境之下一种被压抑了的人性。这部影片虽然没有在国内公映,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13

       随后1991年拍摄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接踵而至,这部影片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俗建筑的对称美学,而且这种美学是在整个压抑的气氛之下进行的。因为,这部影片的原著是苏童的作品《妻妾成群》,而苏童的作品有一种水汽糜烂的味道。张艺谋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礼教积压下来的那种腐朽和糜烂在影片中发挥到了一种极致,让我们在观看这部影片时,自始至终都会感觉到很压抑,产生并不是太开朗的感觉。虽然这部影片在奥斯卡奖中获得了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却没有最终荣获奖项,可是张艺谋、巩俐却代表华人首次在奥斯卡典礼上出现。

14

      在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张艺谋承受了来自国内的一种压力,因为很多人说他以暴露中国的阴暗面来讨好外国人。有些外国人会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中国,甚至会瞧不起中国。其实这个现象时至今日依旧存在,比如贾樟柯导演过的几部片子,以《三峡好人》之类的影片为例,也有人说贾樟柯是在暴露中国的阴暗面。

15

       在当时有一部侯耀华与郭达出演的小品,讲的便是拍电影的事。在小品中,身为导演的侯耀华指挥郭达把房子好的地方都拆掉,然后通过抹上泥、用烟熏,来模糊时代背景,这样拍出的影片才能获奖。但郭达揪着侯耀华的脖领子说:我们西部这么多好的地方你不拍,你专拍那差的地方,你是何用心?从这个小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年张艺谋电影在国内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压力,认为他是在暴露中国的阴暗面,去讨好外国人。

16

知识链接

      由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捧红的电影女明星被统称为“谋女郎”,例如巩俐、章子怡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们因张艺谋的电影而出道并大红大紫,甚至走向国际影坛。

       而张艺谋当时的态度是什么呢?他并没有理会别人的议论,而是继续沿着他原有的电影理想主义的路线往前走。1994年时,张艺谋拍摄了一部电影《活着》,这部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大奖,主演葛优也因此荣获影帝。这是葛优突破原有演技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契机,而他也的确把握住了这个机会。

17

       可是这部影片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在国内公映。可以说是虽墙外开花了,墙里却没香。在此前后的一段时期,张艺谋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是顶着压力继续前行,还是顺从相关舆论意见从善如流呢?张艺谋此时的选择不可谓不聪明。在当时张艺谋拍摄的影片,比如《有话好好说》之类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开始规避这些相对压抑沉重的民间题材,转而对一些人性细小的地方进行挖掘。

18

       为什么说1999年是张艺谋走国际化路线的一个分水岭?其中,就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因为在1999年的戛纳电影节上,电影主席雅各布批评张艺谋带来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认为这部电影中有一些地方有向政府献媚的感觉。张艺谋当时很生气,用中文写了一封信,给戛纳电影节雅各布,严厉谴责他,认为他这样做是不对的,有什么理由来批评他们。这封信后来在国内很多报刊都发表了。

19

       我们不妨想一下,这封信到底是写给雅各布的,还是写给国内某些人看的呢?我想,起码从张艺谋这里说,借用鲁迅的话:我们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度测中国人。但是,我们可以猜想张艺谋的这封信是一个表白的历程,既是对雅各布不了解中国的一种斥责,同时又是向国人表明自己心境。你可以说他是独白,也可以说他在大众下朗读。反正,这样的一封信代表着张艺谋要和西方资产阶级电影评审官决裂。同时,张艺谋也把《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影片直接撤了回来,表示自己不参与评奖了,借此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20

       张艺谋的国际化路线在1999年以前是这样的一条道路。他知道奥斯卡的存在,也很向往奥斯卡,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是他依旧要坚持他的电影道路,如果奥斯卡欣赏他,挑中了他,那他确实会感觉受宠若惊。但是如果相不中他,他也不可能为了奥斯卡而将自己原有的道路全部改变。

21

       可见,1999年以前张艺谋的电影风格基本还是比较特立独行的,坚持按照自己原有的既定路线前进,按照自己原有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路线去拍电影。但是1999年以后,张艺谋开始考虑另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他该怎么样规避一些不必要的舆论攻击,他拍电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假如说,张艺谋原本是为了绝对实现理想主义的目的在拍电影的话,那么从1999年之后,他就开始大量地向商业主义这种功利电影靠拢。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是《英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三部影片。也就是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之前拍摄出来的这三部影片。比如说《英雄》这部影片,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色,就是张艺谋将商业元素用到了极致,显然,这并不是以前的张艺谋喜欢的路数。可是,在《英雄》这部影片中,有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这些国际大牌影星,摄影选用的是杜可风、侯勇,音乐制作人是谭盾,服装设计是顶级大师禾田女士这个日本的60多岁的老太太。如此的班底和阵容,已经完全符合好莱坞的审美了。

22

       我们说大片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大片就是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大投入、大宣传,一系列的大。整体的规模追求一种效应。这时的张艺谋想要通过拍电影来获得一个良好的口碑,这种口碑的诉求是希望各个方面的评论都是夸赞之词,尤其是那些掌握权力、金钱的人,更具备话语权、强势的人,张艺谋想要得到他们的肯定。至于他自己坚持的那些东西,张艺谋并不希望它们会彻底地消灭,只是将它们隐藏在了前三种诉求之下。

23

       这几部大片出现之后,张艺谋整个的创作方向都有了微妙的变化,他开始努力地向所谓的国际化靠拢。怎么来理解国际化呢?比如说大家都有参加高考的经历,我高考时自主发挥的题目比较多,可是后来高考中开始清一色地变成了ABCD的选择,我们管这个叫作标准化。标准化有一个特点,整齐划一,效率非常高。包括卷面看着也整洁,只要那些题目是你会的,答起来就很方便。这种标准化其实是对原来的整体中看起来不是很规矩的方式的一种效率上的提升。但是,在标准化提升效率的同时,也会丧失其中非常活跃的东西,就是流动的灵活性要比以前差很多。

24

       当张艺谋走入了大片领域之后,他原有坚持的一些特别理想化的东西,例如在影片中一天比一天淡了下去。比如说影片《英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为什么就要去靠拢国际化?国际化中本身就有向好莱坞献媚的成分。

25

       好莱坞认可中国什么呢?其实外国人到现在也不是完全了解中国,对中国的很多现象都只有着一知半解的理解。但是一提到中国,他们很多人会想到万里长城,想到秦始皇兵马俑,想到李小龙的功夫片,所以很多外国人说东方是古老神秘的国度。

26

       张艺谋的武侠电影是什么呢?武侠是古装片,占了一个古老的因素。而武功对西方人来讲又是神秘的,比如李小龙的旋风脚,踢得很漂亮,只是不知道是如何踢出来的,所以这又是非常神秘的。武侠是神秘的,古装是古老的,这两个标准其实就决定了张艺谋在拍《英雄》这部影片的时候,一边想着中国国内市场的这个锅,另外一边又惦记着国外的碗,两头他都想要。而《英雄》这部电影只是实现了他部分的梦想,国内票房两个多亿,国际票房1.77亿美元,可以说是双丰收。

27

      但是,这样的一部影片并没有完全被好莱坞市场接受。因为其中有一些观念,在《英雄》这部影片的最后是对秦始皇的推崇,认为秦始皇行的是王道,所以他的杀戮就是有道理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为了一个神圣目的就可以随意去杀人,其中隐含的是一种对人的生命的一种轻视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好莱坞的一些人感到很不爽,所以《英雄》最终并没有实现张艺谋获得最佳外语片的终极目的。

28

       但是张艺谋没有因此停止自己的脚步,他在不断地向这个方向靠拢。我们在影片《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运作中都可以看到好莱坞的模式。包括此时,张艺谋开始和他曾经最好的朋友张伟平合作,开始了他走向国际化团队打造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29

       在西方电影的制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即最好的导演不必直接面对市场,自然有人替他去做那些工作,而张伟平就是替张艺谋做这个工作的。而且张伟平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就是欧洲戛纳、金狮、柏林这三大电影节加在一起的影响力也不如奥斯卡。想要真正地让中国电影崛起,就要以奥斯卡为目标。这是张伟平旗帜鲜明地提出的目标,在做法上,张伟平有意地把张艺谋与外界隔绝开来。在这一点上很像有些明星,乍看上去人很好,见到媒体永远是兴高采烈地对着镜头。可是,明星的经纪人又是另外一副德行,又刁蛮又耍大牌,而且唯利是图。其实这个特征并不是经纪人,而是明星本身就这样,只是经纪人替他唱了黑脸,他在公众面前唱红脸而已。张伟平与张艺谋的这种组合,在某种程度上也具备这种双簧性。张伟平给张艺谋塑造了一个隔阂膜,外边的东西他来承受,而在里边的张艺谋只要负责他的电影就可以了。所以,按照好莱坞的模式进行团队打造,是张艺谋向国际化靠拢的第一步。

30

       除了在电影中挖掘永久不变的人性以外,张艺谋还要不断地与国际级的影星接触。比如我们从影片《金陵十三钗》中,张艺谋任用克里斯蒂安·贝安出演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也是他在向国际化靠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31

       在张艺谋拍的这类影片中还有另外一个用意,不论是《活着》《菊豆》,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都触及了中国传统当中的某些劣根性。这种劣根性不会因为时代变化而有多少的改变,人性的劣根性几千年下来都是这样。在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中,也是如此。但是这种方式极容易被人认为是有所指,因为张艺谋拍摄过去题材其实是剑指现实,所以这种东西在现实当中容易受到舆论的压制,也容易引起一些人的反感。

32

       所以,张艺谋索性求其次,回到历史题材中去拍摄武侠,去拍摄古装片,甚至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取材都是与国外相关的权谋题材,与中国完全不沾边。但是他拍摄的影片又具有中国大地上的传统特色,比如说影片《英雄》中有很多琴棋书画的场面,但是其中反映的感情之类的问题基本是西化的。

33

       1999年作为分水岭,张艺谋走过了一条理想主义的创作道路,开始进入一个相对媚俗的国际化路线。而这个国际化路线也给张艺谋带来了相对比较丰厚的回报。比如说他收获了市场,收获了票房,也在包括北美在内的大市场中赢得了一些口碑。拿《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影片为例,美国人把它评为当年的十大年度电影之一;《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在北美市场是同步放映的,放映到了元旦之后的一段时间,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这样的殊荣。

34

       由此可见,张艺谋在向国际化靠拢这方面,是获得了部分成功的。可是我倒认为,作为一名天才导演,张艺谋为了这种成功也必然付出了代价。张艺谋自己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现在放弃了,我做不了黑泽明。原本张艺谋的理想是要做一个像黑泽明那样在电影史上留名的大师。张艺谋也说过:我不希望像个恒星一样,长久地闪耀在天空,我只需要做个流星,只要在天空当中划过那一瞬间,把我最亮丽的色彩都燃烧出来,就够了。这是张艺谋理想主义的一种代表。

35

    知识链接

       黑泽明是日本电影编剧、导演、监制人。1934年,26岁的黑泽明进入PCL电影公司,师从山本嘉次郎学习导演和编剧。1951年,凭借《罗生门》在威尼斯影展上获得金狮奖,成为荣获该奖的第一位亚洲人。1954年执导的第一部真正加入西片口味的时代剧《七武士》受到广泛关注。1975年,执导的日俄合资电影《德苏乌扎啦》获莫斯科影展金牌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金奖。1990年,在第62届奥斯卡颁奖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36

       可是现在的张艺谋是要做一个瞬间最璀璨的流星吗?并不是,他的想法是把自己变成一个我们国家电影界中一颗永恒的恒星,像太阳那样不断地发光发热。所以,张艺谋有一种国师的梦想。这种梦想在他执导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后,在他的心里变得清晰而又现实,因此也显得更加炽热。他这种大师的梦想体现在他要从事的事业的方方面面,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他要凭借自己的影片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并且最终获奖。

37

       他为什么要这样?有人说张艺谋作为一个电影人,有雄心壮志不可以吗?比如其他国家的一些电影,诸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入殓师》这样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的大导演们,张艺谋向他们看齐有什么不对的呢?当然没有不对的。可问题是,恐怕张艺谋心中最大的对手并不是这些人。除了他之外,中国的导演中,陈凯歌也在冲,冯小刚也在冲,现在姜文也体现出了非常勃发的后劲势头。

38

      这些人也在向奥斯卡进行冲击,而他们无一例外都在威胁着张艺谋国家大师的地位、电影界一哥的地位。可以想见,虽然现在张艺谋还是岌岌可危地排在第一位,这些人的冲击暂时还不会真切地影响到他,可是一旦这几个人中有一个人的影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情况可能就会发生非常根本的变化,张艺谋可能就被这个时代所抛弃,成为过气人物。这一点让年逾六十的张艺谋心中长时间都存有焦虑感和危机感。所以张艺谋现在的电影在一点点地向这个方向靠拢,而他本人也是沉浸在国际化、国家大师的幻想中不能自拔。这一点上,如果不是很了解他的人,是很难判断出来的。

39

       最后我来说一个题外话,奥斯卡对于中国电影人的情结,就仿佛诺贝尔奖对于中国科学界的情结一样。其实,我倒认为中国科学界迄今为止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确实是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我们的科研成果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没能充分与世界接壤。能够与奥斯卡奖相媲美的,是诺贝尔奖的文学奖。文学、电影都属于艺术范畴,既然是艺术,就存在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它不同于科学,无关你是否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是否发现了镭元素这样的硬性指标,是不是容不得任何掺假的实实在在的一种规范。

40

       对于文学艺术这方面的评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而且不同的人会受到来自不同民族欣赏习惯的不同影响。比如从文学角度来讲,我们过去曾经有过无限接近的作品,像鲁迅和老舍,他们的作品就接近了外国人能够理解的高度。可是随着中国这些年来的崛起,你会发现,中国的文化本身有一种强大的自我同化能力。就像我们中国地域的幅员辽阔一样,北方有饥荒我们就去南方,南方受灾我们再回北方,在内部上完全能够实现文化的共融,化解文化的冲突。可是,中国文学家们创作出了那么多的作品,为什么没有获诺贝尔奖呢?而欧洲那样的一个个小国家,像波兰、爱尔兰等就出现了好几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41

       因为他们的国家很小,每一个文学创作者为了扩大影响力,往往都用多种文字写作,所以具备了欧洲人共有的国际欣赏性。而中国的汉语,在内部足够去消化这种东西,我们不一定非要致力于用英文写作,才能彰显中国作家方方面面的能力。因此,要把中国的东西介绍到世界上,它需要一个恰当的符合民族欣赏习惯、民族审美水平的这样一种气量。所以有人说中国并不缺乏一流的影星,一流的作家,中国缺乏的是一流的翻译家。

42

       那么从影片来讲,毫无疑问地说,影片和文学创作不一样,影片包含很多商业化的要素。第一个,我们现在商业化水平确实不如好莱坞。第二个,我们有些电影中饱含着我们国家现在相应的意识形态,相应的文明水平,相应的一些民族欣赏习惯。这些很难被外国人完全接受,并且能深入其中细细地理解。

43

      在这个过程当中,哪怕将来我们的影片达到了国外制作水准,张艺谋也达到了世界巅峰,但是,很可能他的影片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却无法符合西方人的审美。而好莱坞的评审团,更主要倾向于西方的一些价值观。简而言之,我们最终能否获得奥斯卡奖,恐怕和商业有关,与电影真实的程度,尤其是思想性来说,关系并不是很大。

44

       在这一点上,张艺谋眼下急于向国际化靠拢,正是我们现在社会大环境急于跟国际接轨,获得国际认同的一种客观表现。而张艺谋走在国际化的浪潮中时,也绝对有一些身不由己。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