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549】
读物本·麦家陪你读书《35·心是孤独的猎手》
作者:机智的蜻蜓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11971
11
16
5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选自麦家陪你读书(第一辑)《写给世间所有的迷茫》。仅限习读,如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5-02 11:04:21
更新时间2024-05-02 12:07:47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麦家陪你读书·35

《心是孤独的猎手》:一座没有彼岸的桥

作者:[美]卡森·麦卡勒斯

令人刻骨铭心,充满着情感、幽默和诗意

在无尽的时间里

孤独在永恒地流淌

两颗孤独的心看似无限接近

却永不触碰

——麦家

〔1〕有这样一张照片。女孩穿着一件白色衬衣,剪着类似赫本的时髦刘海儿,手指间夹着一支烟,她的眼睛像猫一样,深邃而颓靡,似乎能够洞悉生活的一切。她,就是卡森·麦卡勒斯,一位与杜拉斯齐名、与福克纳比肩的天才女作家,在23岁便写下了震惊世界文坛的作品。麦卡勒斯的作品并不好读,需要耐心,就如她本人一样,有一种迷人的、孤傲的气质。

从钱锺书到苏童,从21次获“诺奖”提名的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到心理学宗师荣格,再到媒体之星奥普拉,无一不为麦卡勒斯笔下的“孤独”所深深着迷。麦卡勒斯认为,孤独是人的宿命,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如此的命运。

〔2〕是的,甚至连爱也不能。村上春树亲自翻译其作品后说道:“我就像麦卡勒斯小说里的失语青年,倾听着,在心里沉淀着。”还说,“我最初读到这本《心是孤独的猎手》是在大学时代,应该是在我20岁左右。读毕掩卷,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冲击。这已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情了,但从那以后这本书就成了我十分珍视的挚爱。”格雷厄姆·格林认为:“劳伦斯陨落之后更具有原创诗情的作家,只有麦卡勒斯小姐,也许还有福克纳先生。”

〔3〕麦卡勒斯仿佛拥有魔法,她用精美的文字打造了一个迷宫,人们被未知的神秘力量牵引,一旦走入,便永远找不到出口。麦卡勒斯是一夜成名的少女。她出生于美国南方小镇乔治亚州府哥伦布,是一个珠宝店主的女儿。小时候,麦卡勒斯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钢琴家。10岁开始练习钢琴的她,很快就成了人们眼中的音乐神童。只是,13岁那年,她患上风湿病中断了学习。15岁时,父亲送给麦卡勒斯一部打字机,从此她开启了写作的大门。在死亡边缘徘徊的她,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精力有限,最后决定放弃音乐专注于写作。

〔4〕19岁的麦卡勒斯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神童》,23岁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引发美国文坛的轰动。《纽约客》曾评论道:“就二十来岁来说,好得太过分了。”“美国现代文库”也将之评为“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之一。麦卡勒斯年少成名,却也遭遇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病痛,先后经历三次中风,29岁时瘫痪。情感之路也颇为坎坷,经历多次感情纠葛,爱而不得,心力交瘁。她的疾病将她推上写作的高峰,也使她跌落人生低谷。

〔5〕此后短暂的一生,麦卡勒斯与人类的孤独较上了劲,完美地阐释了孤独与爱的定义。她在30岁之前完成了大部分的作品,50岁离开人世。从某种角度而言,她将自己锁定在了年轻时代。

除了《心是孤独的猎手》,麦卡勒斯还著有《伤心咖啡馆之歌》《婚礼的成员》《金色眼睛的映像》等。仿佛是在说爱,亦是在说忧伤,或者绝望,小说背后渗透着麦卡勒斯独有的气质,而孤独始终贯穿在她的作品中,并烙刻于她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

〔6〕麦卡勒斯34岁完成的《伤心咖啡馆之歌》,被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欧文·豪称赞:“这是美国人曾写作的小说至高经典之一。”这是麦卡勒斯于1951年出版的小说集,收录了七篇传奇之作,描写了三个因为爱而孤独挣扎的灵魂。这是爱恋之孤独。《婚礼的成员》讲述了12岁少女弗兰淇短短4天的夏日经历,传达的主旨是每一个孤独的人都被深锁在各自的内心空间,无法进行任何有意义的交流。也许我们都想挣脱自己,更自由自在,但不管怎么努力,我们都活在定局中。

〔7〕《金色眼睛的映像》以20世纪30年代驻扎在美国南方的一支军队为背景,讲述了双性恋者潘德腾上尉因兰顿上校的到来,生活被搅扰得翻天覆地的故事。在创作这部小说之时,麦卡勒斯与利夫斯的婚姻正处于崩溃的边缘。这是不可行之爱的孤独。

《心是孤独的猎手》讲述了这样的一段故事,人越是明白,越是有追求,就越孤独。这是寻找出口之孤独。在与繁华城市隔绝的南部小镇上,沉闷的八月,午夜的咖啡馆中,孤独的人各怀心事。种族主义、社会阶级、女权主义、同性之爱……在那些昏暗的天空下,一个温和的聋哑人用他的孤独预示了一个狂乱变更的年代。麦卡勒斯告诉人们:“没有人能摆脱掉孤独的影子。”

〔8〕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犹如神来之笔的开头,多年来依旧撩拨无数作家和读者的心。而麦卡勒斯在《心是孤独的猎手》中同样写了一个伟大的开头:“镇上有两个哑巴,他们总是形影不离。每天一大早,他们从家里出来,手挽着手穿过大街去上班。两个好友没有一丁点儿相似的地方。”这两个哑巴,一个很胖,老是恍恍惚惚;另一个个头很高,眼里闪烁着机敏、智慧的光芒。他穿着朴素,总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他叫辛格。哑巴辛格是所有人围绕的中心。

〔9〕麦卡勒斯在他身上赋予了一种力量,仿佛“上帝”。众人对他投以期待——他又聋又哑,不可能泄露秘密,同时他沉静的表情又告诉人们:他懂得。于是,热爱音乐的少女米克、沉默困惑的咖啡店主、狂躁易怒的工人,以及苦闷绝望的黑人医生,开始对其中一个“上帝”——哑巴辛格倾诉。每个人都在寻求一种灵魂的依靠。

比夫·布兰农的“纽约咖啡馆”,是全镇唯一24小时营业的地方,也是所有故事登场的舞台。人们在这里出现,比画着各自的欢乐和孤独,最后又从这里消失。

〔10〕麦卡勒斯是如此形容这群人的:“在深夜,正在熬夜的人和刚刚苏醒的人碰头时刻,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睡眼惺忪的女侍应端上啤酒和咖啡。屋子里并无喧嚣声,也无人交谈,因为每个人似乎都很孤独。刚刚睡醒的男人和度过漫漫长夜的男人彼此之间的不信任让每个人都形同陌路。”

作为咖啡馆的主人,比夫·布兰农每天会做的事情,就是观察这群人。醉酒的、发牢骚的、苦闷的、沉默的……比夫认为自己是个奇怪的人,或者称为怪胎。而他也喜欢怪胎。比夫的孤独,来源于内心无休止的困惑,也来源于无法说出口的事实,以及见不得光的欲望。

〔11〕因为看起来充满男人味儿的比夫,私下里却是一个喜欢香水、会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女装大佬”。他深爱邻居少女米克,认为她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但是,他对米克的感情又比较复杂,因为有时比夫期望自己是个母亲,而米克和外甥女贝贝都是自己的孩子。比夫认为,为什么就连大部分最聪明的人都看不出所有人都是双性人。老头的声音往往会变得尖声尖气,走起路来装模作样。老妇有时候会发福,声音变得粗哑低沉,还会长出黑黑的小胡子。

〔12〕比夫的妻子叫艾丽斯,与比夫相处了二十一年,最后因病去世。他们是两个性格极度不同的人。比夫喜爱观察,充满好奇心;艾丽斯怕麻烦,平庸。在比夫的印象中,前十五年的婚姻两人还相敬如宾,后面因为一次吵架,就开始尊称对方为先生、太太,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和好。比夫觉得自己跟艾丽斯相处总是让他像换了个人,让他变得跟艾丽斯一样粗俗、渺小、平庸。比夫总认为,艾丽斯顶多算一个没缺胳膊没少腿的人罢了。妻子亡故后他曾经陷入回忆,思考自己对妻子的爱是怎样的一种爱。也是在这时,比夫才意识到自己的有些生活方式其实是在模仿妻子的日常,只有他们在一起的生活才是完整的。

〔13〕比夫心里思绪万千,在妻子葬礼的前一刻,他想:“究竟是为什么相爱的人中有一个死了,另一个也不能自杀、随爱人而去?因为一个人死后,生者必须为他们举行葬礼,因为要履行职责,还是因为当心中有爱时,丧偶的人必须活着,好使心爱之人复活,这样一来,去世的人就如同没死,并在生者的灵魂中再生?”比夫觉得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有的是时间让他沉思和提问。然而,他最终还是选择重新开启一段新生活。相较于其他人,比夫是个遵从内心的人。他爱上少女米克,一种介于父爱和情爱之间、他自己难以判断的爱。最后因为米克蜕去了年少的面貌,成了大人,他的这种爱恋也消失了。

〔14〕他坚持自己的喜好,弹曼陀林,二十年如一日地整理报纸,阅读书籍。他是善良的,认为整条街的孩子都是值得爱的。当心爱的外甥女被人不小心用枪打伤了,比夫也不会因此为难对方,只是索要了相应的赔偿。

当然,比夫也是孤独的。在丧妻之后,他需要靠每日营业到深夜,通过观察不同的客人抵抗内心的孤独。而他那些难以言说的秘密和困惑,谁也无法理解。比夫找到了辛格这样的倾诉渠道,他认为这是本能:“因为有一些人有这样的本能,在适当的时候会舍弃掉所有私人的东西,趁它们还没发酵变成毒药前交给某个人,或者索性让它变成人间的注意。

〔15〕他们必须这么做。有些人就有这样的本能。”最后,如同“上帝”一样存在的倾听者辛格去世了。一时间比夫失去了倾诉的对象,但是他在“纽约咖啡馆”依旧拥有思考的对象。他思考,思考死亡,思考爱,思考自己要什么,思考自己要去何处……然而,书中唯一没有明确告诉我们的,就是答案。

小说结尾处,麦卡勒斯写道:“于是在雨后、于是在夜晚将结束的时候,比夫他清醒地调整了自己,准备迎接早晨的太阳。”比夫是告别辛格这样的假想的倾听者,还是准备寻找新的倾听者?无论如何,孤独没有出口。比夫的那些秘密,依旧无处可藏。

〔16〕在比夫眼里,12岁左右的米克有着瘦长的身子,穿着短裤,网球鞋,有时会拖着两个流鼻涕的弟弟,除此之外,总是单独一个人。成长中的米克,有一种怪异的粗鲁和孩子气,那是青春期特有的魅力。她是个假小子,出身于穷人家庭。她和两个姐姐和两个弟弟,以及租客生活在一栋破旧的公寓里。米克的穿着犹如比夫眼中那样,和同龄女孩有些格格不入,因此她也很不合群。不过,米克不在意那些表面化的东西,她爱音乐,爱钢琴。米克渴望成为一名音乐家,渴望拥有一架钢琴,却因为家庭贫穷而不能实现。

〔17〕米克无法与父亲达成有效的沟通,姐妹们也嘲笑她假小子的装扮。过早的成熟和格格不入的梦,注定了米克须要承受那一份孤独。就在这时,辛格成了她家的租客,成了她最佳的倾听伙伴。辛格与音乐,拯救了这个不合时宜的少女。

某种程度上,米克像极了青少年时期学习钢琴的麦卡勒斯。米克认为:“在拥挤的屋子里,一个人会感觉如此孤独。”米克喜欢音乐,完全沉浸在艺术世界里,她有一个遥远的梦,认为自己会在17岁的豆蔻年华功成名就,到时候她就要在所有东西上签上“M.K”。

〔18〕米克不是只会空想,她省下午饭钱交给老师学钢琴,这是一个浑身透露着狠劲的姑娘。在米克身上,被划分出两个地方——“里屋”和“外屋”。学校、家和每天发生的事放在“外屋”,音乐藏在“里屋”。米克对音乐极度敏感,同时她也有着惊人的通感能力。米克说:“我愿意用我的一切去交换一样东西,那就是钢琴。我要是能有架钢琴,我一定会每晚练习,学会这世上所有的曲子。这就是我最想要的东西。”米克努力琢磨着哪些私密的地方可以让她去,让她可以独自学习莫扎特的音乐。她想了很久,不过从一开始她就知道,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地方。

〔19〕米克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成熟,这也暗示她将提前体验青春期成长的痛苦。有时候她会和两个弟弟说话,但是更像是自言自语。她觉得自己像是在无数的人流中游来游去,她大喊大叫,孤独地飘荡在人群之间。“总有些事是你不想对外人说的。倒不是因为是坏事,而是因为你就是不想对别人说。有些事,我甚至都不愿意告诉你们。”米克的家里住满了房客,但是她不愿意和人说话。然而她无处可去。她经常自言自语:“除了一架真正的钢琴,我最想要的就是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地方了。”

〔20〕米克最喜欢的就是在辛格房间待着。虽然他是聋哑人,但是她认为自己说的每句话辛格都明白。她会把自己的一些计划告诉辛格,一些她绝对不会告诉其他人的计划。米克坚信,一个人必须努力奋斗才能得到每一样东西。最后,辛格为了女孩买了一台收音机,此后米克就更喜欢待在辛格的房间了。米克明知道辛格是个聋子,却认为他了解音乐。

酷暑难耐,日子过得极为漫长,她听辛格的收音机,一边在房子里游荡,一边思考着。她想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一架钢琴,她的音乐梦还要继续。

〔21〕佣人波西娅说了这样的一段话:“米克是怎么了?她的舌头被猫偷去了吗?她总是走来走去,连话也不说,甚至都不像从前那样贪吃了。近来,她出落成了一个正常的姑娘了。”不过此时此刻贫穷的一家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奔波劳碌。最后,为了家人,米克去工作赚钱了,不是暑期打工,而是要工作很久很久,在她可以预见的未来,她都要工作。

米克去找了辛格,期望他能给自己意见。辛格对于米克的答复是点点头。于是,米克得到了那份工作。自此之后,米克便告别那个拥有梦的米克。

〔22〕后来,米克也曾经问过自己,她很想搞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到底有什么用?她制订的计划,她创造的音乐,究竟有什么用?结果就是她被困在了陷阱里。米克去商店上班,然后回家睡觉,每天周而复始。

有两件事情,她永远无法相信。一是辛格先生自杀去世了。二是她已经长大,必须在商店里打工。米克的心里不再有音乐,这就好像她被关在里屋之外。有时候,也会有一段小曲子在米克心里闪现,但是她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和音乐待在里屋。

〔23〕原因可能是她太紧张了,也可能是因为在商店里工作,耗光了她的全部精力和时间。现在的米克,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可以随时随地创作音乐,现在的她总是筋疲力尽,在家里只是吃晚饭、睡觉、吃早餐,然后出发去工作。她希望自己能进里屋,但是就好像里屋上了锁,米克进不去了。那时候的米克已经不再是个毛毛躁躁、古怪孤僻的女孩了,她的孤独都被收起来了,藏在心里,不再企图与人分享。而比夫对她的爱恋也随之消失了。

〔24〕麦卡勒斯,用一种纤细、大胆、无畏的笔法,描述了一个青春期女孩梦破碎的声音。她就这样不动声色地长大了,为生计而奔波。心灵被忙碌占据之后,孤独会消散吗?并没有,只是她学会了隐藏。生活的重担,压在疲于奔波的人们身上,连思考孤独都成了一种奢侈。出现在这个世界里的人,都背负着各自的特殊性,忍受着各自的痛苦,怀抱着各自的缺陷和欠缺,并拼命地寻找着各自的出口。在大多数情况下,那个出口是找不到的。而正是这种“出口的缺失”,包含着类似“麦卡勒斯式小说的真面貌”那样的东西。

〔25〕杰克·布朗特在“纽约咖啡馆”的大多数时候是醉醺醺的、喋喋不休的,醉酒后总会说出一些令人感觉不愉快的政治话题。现在的杰克在游乐场找到了一份工作,修理旋转木马,以及检票。咖啡馆主人比夫喜欢观察杰克,说“他个子很矮,厚实的肩膀却如同横梁一般。留着乱糟糟的胡子,胡子下面的嘴唇像是被黄蜂叮过。那家伙身上似乎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他的头很大,头形也不错,可脖子却柔软纤细,跟小男孩的一样。因为留着大胡子,他看上去像个中年人,不过,光洁的额头高高的,睁得溜圆的眼睛又让他的脸显得很年轻。

〔26〕这个人身上透着一股十分滑稽的气质,却又没办法叫人笑出来”。杰克身上的矛盾之处还有很多。比如他有时候像工厂工人,有时候又像大学教授。在其他人看来,杰克始终是一个富有神秘气息的人。因为没有人知道杰克来自哪里,只是听说他曾经在哈佛读过书,又蹲过监狱……他们还认为杰克是个疯子。关于这一点,杰克自己也认同。

在咖啡馆见到辛格的那一瞬间,杰克已经微醺,却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对着辛格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事情。后来,无处可去的杰克被好心的辛格收留。那时候杰克才知道,原来辛格是个聋哑人,当时的他是有些失望的。

〔27〕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杰克又向辛格吐露心声。他是个激进的工人,对政治有着自己的看法,就比如他觉得应该按劳分配。因此他不断呼吁人们要团结起来对抗资本家,获得更高的报酬……但是没有人能懂。杰克对辛格说道:“你知道,好像有两个我。一个我受过良好教育。我去过全国最大的几个图书馆。我爱阅读。我看的书道出了纯粹的真理。然而,一个人自己心里明白却无法让别人理解,那他怎么办?你看向何处都会有卑鄙行为和腐败堕落,这个房间、这瓶红酒、篮子里的这些水果,都是利润和亏损的产物。

〔28〕一个人若是不能被动接受卑鄙的行为,就无法活在这个人世。人们忙忙碌碌,累死累活,就为了买食物果腹,买衣服遮蔽身体。但看来没有人知道这一点。人人都是瞎子,哑巴,是榆木疙瘩,不光愚蠢,还很卑鄙。”

辛格听了他的烦恼之后,饶有兴趣地在纸上写下了一句话:你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这句话让杰克瞬间萌生了寻到知己的归属感,他非常兴奋,终于有人能明白他所说的一切了。每当杰克发疯似的说话,辛格总是耐着性子看着他。在他们之后的往来中,杰克从辛格安静的倾听中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和鼓励,这让他更加笃信:辛格能理解他的革命理想和自由意志。

〔29〕来到镇上之前,杰克当过纺织工人,修过纺织机,在汽车修理厂和汽车组装厂也干过活。曾经的杰克和无数不懂如何生活的人一样,可能当个牧师、织布工或是销售员,按部就班地过完一生,但如果这样,杰克认为自己的一生就虚度了。杰克不停地换地方、换工作,他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知道这样的工作方式是错误的,他知道相关事情背后的本质,但是别人不知道。杰克认为自己应该去宣扬真理,唤醒那些人的意识,但是没有人能听懂他的话。他希望自己成为一名福音传教士,周游列国,到处布道。杰克拼命工作,攒够了钱就休息一段时间去学习。他觉得自己获得了重生。杰克说:“我去过很多地方,但我只遇到过很少的我们。”

〔30〕在游走的时间里,杰克看到有的人为了活下去,必须打劫自己的兄弟;看到孩子们挨饿,女人们为了填饱肚子必须每周工作六十个小时;看到可恶的资本主义使失业者不计其数……但是最重要的一点,他认为这个(西方)世界的全部体制建立在谎言之上。杰克向辛格倾诉着:“这个谎言像照耀我们的太阳一样显而易见,那些不知道的人却一直生活在其中,他们就是看不见真相。”这是杰克孤独与苦闷的来源。杰克发起了一些行动,创立了组织。那是以自由为终极目标。然而,他们的组织经费却被朋友偷走了。

〔31〕杰克和辛格说到这些的时候不禁发出一阵爆笑,但是他额头青筋暴起。这些秘密,杰克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也因为这些秘密,让孤独占据了他的心。杰克清楚地知道,自己去过那么多地方,唯独这个镇子感觉最为孤独。只有他和辛格理解真理。他了解真理,却无法让不知道的人了解真理。有时候,杰克和辛格一起散步、下棋,但他们通常都是安静地待在辛格的房间里。如果杰克想说话,辛格会自始至终全神贯注听他说。

〔32〕但是,有一天辛格死了。杰克并不觉得悲伤,只是非常愤怒,犹如站在一堵墙面前。杰克记得自己向辛格倾诉了所有心里话,现在他死了,那些心里话似乎也一起消失了。现在杰克再也不能去那里了,只剩下他一个人。杰克知道,自己要准备离开了。虽然,他打印了很多宣传真理的传单准备派发,但是谁会看呢?这么做,有什么好处?杰克自己也知道,对于一个人而言,这座镇子虽小,却还是太大了。现在,杰克准备离开这里。没有辛格的镇子,杰克觉得太孤独了。他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泥沼,再一次重新开始。

〔33〕杰克的结局,麦卡勒斯是这样写的:“杰克开始不停地走,他将镇子远远甩在后面,感觉到身体里出现了全新的力量。他在逃避,还是攻击?不管怎样,他都在行动。杰克·布朗特即将迎来新的开始。他怀揣希望,不知道走向何处,或许很快就会有答案了。”小说里的主人公们时时刻刻都被孤独感所缠绕着,但他们并没有因为这相似的孤独而感知对方,他们只是在单向倾诉,期待被理解。杰克在去往辛格房间的楼梯上,曾经遇到过一个人,一个黑人医生,他在为了他们的种族而努力。杰克觉得他们似曾相识,但他们从未互相理解。

〔34〕黑人科普兰是镇上的医生,一直致力于唤醒镇上黑人的民权意识。他的母亲生来就是个奴隶,获得自由之后做了一名洗衣女工。科普兰的父亲是一名牧师,与约翰·布朗是朋友,他们一起教他。等科普兰长到十七岁,他们送他去了北方,还在他的鞋子里塞了八十美元。科普兰在铁匠铺里做过工,也做过服务员,还在酒店里做过门童。在这期间,科普兰医生一直在学习和阅读,还去上了学。科普兰的父亲去世后,他母亲没多久也撒手人寰。奋斗了十年之后,科普兰成了一名医生,他很清楚他的使命,于是,他回到了南方。

〔35〕科普兰医生从不停歇地挨家串户,宣讲使命和真理。他的同胞饱受苦难,孤苦无依,这让他发狂,让他想要摧毁一切。每天,科普兰都带着自己的医药包,跟同胞们聊各种热点事情。他总会跟别人说“你不能做这个”“为什么不能要第五个或者第九个孩子”等。科普兰认为,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孩子,而是让那些已经降生在这个地球上的孩子得到更多的机会。

后来,科普兰医生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家。科普兰医生会规劝他的孩子们,甚至在他们还是婴儿的时候,科普兰就会告诉他们:必须挣脱掉他们肩上与生俱来的屈从和懒散的命运枷锁。当孩子们稍微长大一点,他就不断向他们强调上帝并不存在,只有生命才是神圣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个真正并且坚持为之付出努力的目标。

〔36〕然而科普兰医生的这些规劝并没有得到理解,甚至连他的老婆和孩子们都不能真正理解他。科普兰医生面对这一切觉得无助、绝望。每当他自己独处的时候,就会被一种属于黑人特有的黑暗恐怖所笼罩。有一次,科普兰医生一把抄起壁炉边的扒火棍,把他的妻子打倒在地。妻子黛西便带孩子汉密尔顿、卡尔·马克斯、威廉和波西娅回了娘家。此后,妻子黛西再也没有回到他身边。八年后,妻子去世了,他的孩子们不再是孩童,没有回来找他这个父亲。就这样,科普兰医生成了一个孤苦老人,独自守着空房子。

〔37〕科普兰医生认为自己一生都清楚自己的使命。他知道自己为何工作,并且全心肯定自己的使命,因为他了解迎来的每一天,日子过得有意义。

有一次,科普兰医生从女儿波西娅口中得知了辛格。波西娅说:“辛格先生不仅待人友善,而且性格很随和。他是个与众不同的白人。”这让科普兰医生心生一丝希望:不是所有的白人都歧视黑人,可以先把辛格拉入自己的战线。接着,科普兰医生就给辛格写了一张便条,希望可以与他当面聊聊。与辛格接触了一段时间,科普兰医生发现了辛格身上与众不同的理解力。

〔38〕后来,科普兰医生带辛格一起去贫民窟巡诊,那里到处充斥着灰尘和病毒。他指给辛格看病人手掌心剥落的疹子、空洞透明的眼神和倾斜的门牙……辛格没有像其他参观者那样打扰病人,只是安静地试着理解他们,还好心地塞给病人钱币。种种行为都让科普兰医生很是感动。于是,他又试着跟辛格说起了自己的种族问题。科普兰医生告诉辛格:“我们黑人需要一个机会,从而获得自己。只有有了自由,我们才有权利做贡献。我们想要服务,想要分享,想要劳动,想要消费我们赢得的报酬。但是,在我遇到的白人中,只有你清楚我的同胞迫切需要自由。”无论他说什么,辛格都微笑着安静倾听,这让他判定辛格能够理解黑人解放的迫切需要。

〔39〕某天,科普兰医生已经病重,他思考着自己的所作所为。他觉得能听到心底深处的呐喊,有哑巴辛格的呐喊,他是一个正直的白人,能够理解真理;有同胞发出的悲鸣,还有亡者的声音。科普兰医生恨不得大声说:“全能的主啊!你身具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我做了我不该做的事,却没做我该做的事。因此,最后的结局不可能是这样的。”等到科普兰医生知道辛格去世之后,他伤心欲绝。他只与辛格这一个白人畅谈过,也只相信他这一个白人。辛格为何自杀是个谜。这让科普兰医生困惑不解,感觉孤立无援。

〔40〕然而,哑巴辛格真的听懂了科普兰医生的倾诉吗?辛格给好友安东纳波罗斯的信,是这样写的:一开始,我根本就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他们总是说啊说啊,后来,一晃几个月过去,他们说的话越来越多。我熟悉了他们说话时嘴唇的动作,所以知道他们说的每一个字。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还没有开口我就知道他们要说什么,因为他们说的话总是一成不变。

关于科普兰医生说的那些话,辛格也向好友反馈了情况:

〔41〕“那个黑人得了肺痨,但他是个黑人,所以这里没有上好的医院让他去看病。他是医生,我从未见过像他这样辛苦工作的人。这个黑人有时候会让我害怕。他的眼神炽热明亮。他还邀请我参加派对,我去了。他有很多书,不过连一本推理小说都没有。他不喝酒、不吃肉,也不看电影。关于这些事,我写得够多了,我知道你都烦了。我也是。”

咖啡馆店主比夫、热爱音乐的少女米克、激进的工人杰克、黑人医生经常向辛格倾诉,但是他们又何曾明了辛格的孤独?在与好友安东纳波罗斯分开后,辛格就成了孤独的一人。他想告诉安东纳波罗斯,自己一直孤孤单单,唯一的快乐就是与安东纳波罗斯重新相聚。如果见不到,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42〕哑巴辛格是所有人围绕的中心。麦卡勒斯在他身上赋予了一种力量,仿佛“上帝”。众人对他投以期待——他又聋又哑,不可能泄露秘密,同时他沉静的表情又告诉人们:他懂得。因为误解,书里的其余四位主角开始对哑巴辛格倾诉。但是,辛格并不懂。因为他也是孤独的一员。麦卡勒斯告诉我们,“上帝从来没有真的听懂他们的话,他有属于他自己的孤独,所谓心心相通,都只是一场误会而已”。辛格是谁?小镇上关于辛格的传说众多,只是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猜测。

〔43〕有钱人认为哑巴辛格是个有钱人;穷人则认为他和他们一样穷;黑人老妇告诉人们,辛格知道怎么让死者的灵魂返回阳间……而辛格只是一个普通的哑巴,是一个正直、善良的白人。他从小耳聋,但并非天生的哑巴。小时候他就成了孤儿,被送进了一家聋哑学校,在那里学会了手语,还学会了识字。但他从来不习惯用嘴说话,用手才能将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

二十二岁那年,辛格从芝加哥来到了这个南方小镇,很快遇见了安东纳波罗斯。从那以后,辛格再也没用嘴说过话,因为跟好朋友在一起压根用不到。两个哑巴自食其力,一同居住,十年如一日在小镇上过着单调的生活,辛格从未感到孤独。

〔44〕那时候,辛格雕刻银器,安东纳波罗斯制作糖果和甜品。对安东纳波罗斯来说,吃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爱好,而辛格最大的爱好却不是银器,而是安东纳波罗斯,他对安东纳波罗斯有着一种超乎常理的爱,而安东纳波罗斯从未知晓。正如他们的相处模式,辛格永远是那个付出者。每天回到家,辛格总是对安东纳波罗斯想要倾诉很多事情,飞快地打出一串手语,然后安东纳波罗斯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模样。辛格和安东纳波罗斯最大的区别在于,辛格尽最大努力保持着体面与尊严,而安东纳波罗斯则显示出某种破罐破摔的放任。

〔45〕后来,安东纳波罗斯病了。辛格悉心照料他,“做了他能做的一切”。病愈后的安东纳波罗斯仿佛变了一个人,动不动发脾气,晚上也不愿安分地待在家里。辛格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但是安东纳波罗斯却事不关己,他的态度总是很漠然,还到处闯祸,甚至做违法乱纪之事——偷东西,随地小便,袭击路人。辛格一次次把安东纳波罗斯从看守所捞出来,为此花光了所有积蓄,却也没有怨言。辛格想让安东纳波罗斯清醒,却无济于事。至此开始,他们的日子过得相当孤独,辛格不知道安东纳波罗斯究竟是怎么想的,而他也无法阻止安东纳波罗斯被他的表哥送去两百英里外的疯人院。辛格告诉安东纳波罗斯的表哥,“你不能这样做。安东纳波罗斯必须和我在一起”。在他们告别的时候,安东纳波罗斯始终不明白这一切。

〔46〕他们分别之后,辛格就生病了,变得焦躁不安,夜不能寐,每天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在强烈的思念中,辛格初识孤独的况味——“半梦半醒中,朋友会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梦中,醒来后,一种痛彻心扉的孤独感会在内心滋长”。仿佛他们待在一起的十年都是假的。辛格再也没办法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待下去了,于是他搬到了一所破烂的公寓,就是米克家。因为辛格太孤独,独自一人想起他的朋友,便会下意识地打起手语。等他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感觉就好像一个人在大声自言自语时被人发现了一样。辛格想,或许他们四个人中的一个人会来找他,这样也好。和陌生人在一起,总好过独自一人。大多数时候辛格都会给好朋友写信,然而安东纳波罗斯并不识字。在分别的时间里,安东纳波罗斯的形象在辛格心里越来越伟大。

〔47〕现在,辛格被留在了一片陌生的土地上,十分孤独。辛格睁开眼睛,周围有很多他弄不明白的事。他困惑极了,却无处可逃。辛格经常会去他们曾住过的地方,一切都变了,他感到巨大的空虚感在心里蔓延开来。

在分别五个多月的时候,辛格没有通知任何人,就去探望安东纳波罗斯了。他为安东纳波罗斯准备了一份礼物,是放映机,可以在病房里观看动画片。这个消息在病人之间传开了,大家都很兴奋,唯有安东纳波罗斯不为所动,不理解辛格的心意。每次见到安东纳波罗斯的时候,辛格总是有太多话要说。他的手比画的速度跟不上脑子。病房里有个老人和安东纳波罗斯住在一起,辛格恨不得自己和他交换位置。

〔48〕辛格熟练地打出各种手语,因为心中有爱,所以每一次比画都很精准。他告诉安东纳波罗斯,自己一个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好几个月。他们之间只是有些简单的交流,这已经让辛格感到欣慰。只是时间飞快,他们又不得不告别。辛格又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时间,大多时候,他都只是安静地听着那四个人不停地说话。他不懂他们说什么,但是辛格知道他们要说什么话。多么讽刺啊。四个人把辛格当成孤独的出口,而辛格却深陷自己的孤独无法自拔。

〔49〕辛格给安东纳波罗斯写了很多信,但是只寄出了一封信,而“我是这样需要你,我孤独得受不了”成了那封信和他们感情中最深刻的句子。对于辛格来说,安东纳波罗斯是朋友,是亲人,是同性之爱。安东纳波罗斯在外人眼中,是个肥胖的,邋遢的,不务正业的人,但是辛格却单纯地认为他有尊严,也有几分智慧。最后一次,辛格去探望安东纳波罗斯。辛格没有见到他,只是看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安东纳波罗斯死了。辛格盯着纸条看了很久,眼睛斜视,垂着头。安东纳波罗斯死了,辛格的世界也死了。

〔50〕在《心是孤独的猎手》的结尾,卡森·麦卡勒斯告诉我们,辛格死后,每个人的生活又仿佛回到了原点,但是那个原点却不是曾经的原点。那是一种真理失落的孤独。人们拼尽全力追寻着的真理,到最后才发现,竟然不清楚自己在找寻什么,这才是人类遇到的最大的孤独。真理和自由,是每个人心里都想要的终极目标,只是漫漫人生长路,对于每个人来说,它是不同的东西。对于辛格,它是安东纳波罗斯的陪伴;对于米克,它是拥抱音乐的梦想;对于杰克·布朗特,它是公平和自由;对于科普兰医生,它是黑人的自尊和独立;对于比夫,它是真实的性爱与选择。

〔51〕所以,在辛格死后,他们将再次被孤独包围。米克,因为辛格的死以及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变成大人了,尽管她只有14岁。杰克·布朗特在一场混乱的白人和黑人的斗殴以后,准备离开小镇,不知向何处去。比夫,在黑暗的小隔间几乎无所事事,需要观察人来抵抗漫长时光,那些双性人的秘密再也不能宣之于口。科普兰医生被白人警察打了一顿以后病得厉害,且始终抵抗不了白人的歧视。他的理想再也无处可说,最后只能向女儿妥协,归入脱离已久的家庭,抗争已逝,只剩生命。

〔52〕那是一个只能用来生存的时代,人一思考,就会走进死胡同,人一渴望,就会收获满怀的孤独,甚至绝望。《心是孤独的猎手》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我们会看到两个哑巴之间的爱,但是却很难准确地将此归类为爱情。辛格和安东纳波罗斯的爱是不平等的。似乎麦卡勒斯笔下的爱,总是蕴含着不平等,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一个人永远也不可能同时扮演爱者和被爱者两个角色。故事里,所有的人都得不到有效的交流。人性的多面性被展露得淋漓尽致,每个人在乎的只是自己。两个哑巴之间,四个人和辛格之间,米克父亲和他的家人们之间,比夫和妻子以及对米克的迷恋,科普兰和他的妻儿之间。

〔53〕小说情节的设立需要结合麦卡勒斯的人生来思考。她推崇无性别之爱,那是博爱的,无界限的,甚至有些滥情的爱。麦卡勒斯的婚姻生活时好时坏,离婚、复婚、酗酒、无数的派对和恋爱,除了写作,她过着标准的无所事事的文艺生活。夫妻两人都是半公开的双性恋者,他们曾经同时爱慕一个男人,三个人一起同居过一段时间。在感情上,麦卡勒斯贪得无厌,上一段恋爱和下一段恋爱总是纠缠不清。和麦卡勒斯孤寂的作品对比,麦卡勒斯的现实生活充满了喧哗。然而,爱她的人最终会离她而去,麦卡勒斯自私、贪婪、神经质,热衷于社交,她希望世界围着她转,一切以她为中心。那样的爱,是令人苦闷的,是孤独的,最终将会失去。

〔54〕这本书,卡森·麦卡勒斯原定的题目是《哑巴》。之所以改名,是因为受了莎士比亚诗歌的影响,“但我的心是一个孤独的猎手,在一座孤独的小山上打猎”。心是猎手,追捕真理、理想,但是在追捕的路上,却永远都找不到同伴。因为人与人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终究无法沟通,最后猎取的注定只有孤独而已。正如被人们看作“孤独出口的上帝辛格”,是那样冷静,那样决绝,甚至在死前还喝了一杯冰咖啡,抽了一支烟,洗完了烟灰缸和杯子,然后掏出一把枪自杀了。没有人知道为何如此,辛格的死亡对他们而言是一个谜。

〔55〕麦卡勒斯暗示的结局仿佛是每个人的人生最后都是一种“黑暗的,错误的,破灭的未来”。这是一条阴冷的真理,一个残酷的真相,麦卡勒斯却将其描绘得生动而尖锐,描绘得可以容忍,也必须容忍。

卡森·麦卡勒斯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道:“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孤独的,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美国人是世界上最孤独的。我们向外扩展的饥饿感和那些做事的新方式有时候就像疾病一样。我们的文学铭刻了渴望与不安,我们的文学家都是伟大的漫游者。”

〔56〕“心是孤独的猎手”,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孤独的。街头巷尾,人潮汹涌,人头攒动,我们的内心依然是孤独的。每个人都在寻找一种倾诉的目标、寄托的目标,这是本能。为了逃离那一种侵入骨髓的孤独,人们用尽一切方式,然而最终获得的依旧是大片的孤独。也许,当人们真正理解孤独的时候才会不孤独。寄托于自己的时候,才会懂得孤独的意义。种族主义、社会阶级、女权主义、性少数人群……深刻又考验功力。村上春树说:“麦卡勒斯是一位对我有着如此重要意义的作家。古往今来,放眼全球,在女性作家里,她可能是最为打动我的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