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89】
普本·杜十娘(下)【十娘怒沉百宝箱】
作者:谦之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普本 / 古代字数: 12651
22
26
8
3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3男1女
作品简介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纂辑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一篇短篇小说。是“三言”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也是明代拟话本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1-07-30 11:05:34
更新时间2021-08-02 10:20:11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剧本角色

说书人

男,0岁

绘声绘色,代入感强,普通话标准

李甲

男,0岁

猥琐软弱,懦弱自私,六神无主,背信弃义

孙富

男,0岁

富家子弟,风流成性,卑鄙奸诈

杜十娘

女,0岁

聪明美丽,性格刚强,心地善良,只为追求真爱

人物分配:李甲、孙富、说书人、杜十娘,四人台词较多;柳遇春、阿财、渔人,台词很少,需要兼一下!

【人物分配方案一:3男1女,李甲 兼 阿财、渔人;孙富 兼 柳遇春】

【人物分配方案二:2男2女,李甲 兼 阿财、渔人;孙富 兼 柳遇春;一个女生当说书人】

 

 

BGM1

说书人:心思麓北无明月,眼望江南寄梦銮。怎奈东风吹薄草,且留悲壮(醒木声)警尘缘!书接上文,上文咱们说到,这杜十娘终于逃离了烟花院,打算与李甲奔赴江南,先行游览一番,再做打算。众姐妹以及柳遇春,将杜十娘、李甲二人送出了城门外,二人便坐着马车出发了!自京城出发,很快二人便行至潞河,这潞河在哪呢?按现在的区域划分,是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靠近天津,也是京杭大运河的北段。顺着这条河,从北京出发,途经河北沧州、山东济宁、江苏扬州等城市,便可到达浙江杭州了。这李公子与杜十娘二人其实也是这么打算的,且说二人行至潞河,于是便舍陆从舟,打算坐船南下。却正好遇到瓜洲差使船转回之便,这瓜洲是哪呢?还得给大家普及一下,按现在的方位,是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说白了,也就是他俩正好碰到扬州的商船来京城办事,然后这船正巧准备回扬州,这二人便和船家讲定了价钱,包了间舱口。而就在准备付钱的时候,这李公子口袋里却一分钱都没有。

 

BGM2

【日   商船上   杜十娘、李甲】

 

杜十娘:当初我跟谢月朗借了二十两银子,不是全给了郎君吗?如今这钱怎么就没了呢?

李甲:唉...不瞒十娘,你也知道,当初我在烟花院中把钱全部用完,衣服都已破旧不堪,十娘将钱给我后,我便先去当铺赎回了几件衣服,然后又置办了行路的铺盖,剩下的钱就只够刚刚的车马费了。唉...

杜十娘:原来如此...(思索片刻)郎君莫要担忧,之前众姐妹一同赠了我些东西,其中一定有所救济,稍等片刻,待我开箱查看。

李甲:(惭愧,不敢看)那好,你先查看,我去和船家打听一下行程。

杜十娘:嗯,也好!

(等李甲回来)

李甲:十娘,我回来了。找到什么没有?

杜十娘:郎君你看!

李甲:(看向桌上)这...难道这红绢袋中...?

杜十娘:(开心)郎君可以打开看看嘛。

李甲:(打开袋子,顿时傻眼)天啊!这么多银子!

杜十娘:刚才我数过了,足足五十两!

李甲:太感谢你这些姐妹了,这下总算可以踏实赶路了!那你快看看箱子里还有什么?

杜十娘:(锁箱子)我看过了,其他倒没什么,承蒙众姐妹厚爱,这回不仅路上不用担心,即便他日你我寄居江浙一带,这些钱也够我们度些时日了。

李甲:(又惊又喜,拉住十娘的手)太好了!如若不是十娘相助,我李甲说不定早已流落他乡,死无葬身之地了。此情此德,李甲白头都不敢忘!

杜十娘:郎君切莫再说这般话,十娘心甘情愿跟着郎君,十娘的也都是郎君的。(二人相拥)

李甲:我的好十娘,李甲定不负你!

杜十娘:嗯!十娘信得过郎君。

 

说书人:就这样二人乘坐行船一路南下,没过几日,便来到了江苏扬州一带的瓜洲渡口。这商船停泊靠岸,李甲便去雇了条民船,然后又将行李都放于民船之上,和船家约定明天清晨,再剪江而渡,前往苏杭二州。此时,正值农历的十一月份中旬,气候已然入冬。到了傍晚,月明如水,空气中飘散着阵阵荷香,李甲与十娘坐于船头之上。

 

BGM3

【夜   民船上   杜十娘、李甲】

 

李甲:自打从京门出来,你我二人一直困守于船舱之中,并且船上四周都是人,咱俩一直都没敢好好畅聊。今日你我独自占有这一条船,恰好四下无人,终于可以不用再避讳什么。如今已然离开塞北,初近江南,你我理应开怀畅饮,好好舒展一番,尽吐抑郁之气,十娘意下如何?

杜十娘:(开心)妾身好久未与郎君谈笑风生了,本正有此意,恰恰郎君提出,足以得见你我二人之默契。

李甲:好!那十娘稍等片刻,我去拿酒具。

杜十娘:嗯!那我清理一下船头!

(铺毡并坐,传杯交盏)

李甲:来,第一杯庆祝你终于逃离烟花院。

杜十娘:嗯!干杯!

李甲:这第二杯要恭祝你我二人喜结连理,也祝贺我李甲终于赢得美娇娘!

杜十娘:(轻笑)呵...郎君所言甚是,干!

李甲:这第三杯嘛,额...这第三杯....(一时词穷)

杜十娘:第三杯便代表你我开始新的启程,希望你我今后幸福美满,过上祥和安稳的日子。

李甲:哈哈哈,没错没错!还是十娘能说会道。来,干杯!

杜十娘:干杯!

李甲:啊,痛快!(看到水波荡漾)哎呀!李某忽然想起,十娘你妙音如水,六院之中,足可推首。还记得与十娘相遇之初,每每听到十娘歌声,都不禁令我神魂颠倒。无奈后来因赎身之事,加上彼此郁郁不欢,想那鸾鸣凤奏,的确有很长一段时间未曾听到了。今日清江明月,恰好深夜无人,十娘可否为我再高歌一曲啊?

杜十娘:是啊!的确有些时日没为郎君歌唱了,那好,郎君边饮酒,边听妾身娓娓唱来!

 

BGM4

我有一段情呀

唱拨诸公听呀

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

让我来唱一支春山恨呀

细细呀,道来

唱给诸公听呀

春山好风景呀

美不过清秋君呀

万般风情

撩动了冰河心呀

竹舍里,衣裳半解呀

眼迷离,水涟涟

我的师尊呀

......

 

说书人:杜十娘兴亦勃发,便开喉顿嗓,用扇子打着节拍,呜呜咽咽,歌出元人施君美《拜月亭》杂剧上“状元执盏与婵娟”一曲,名为《小桃红》。真个是:声飞霄汉云皆驻,响入深泉鱼游出。(BGM渐弱)

 

BGM5

说书人:只是,此刻二人却不知,正是这一曲歌喉,即将引来横祸,遂改变二人之命运。且说此时,离此不远处的船上正有一位少年,姓孙名富,字善赉(lài),徽州新安人氏,也就是如今的安徽省黄山市歙(shè)县人氏。家中那是十分有钱,祖祖辈辈在扬州做盐商生意。今年刚好二十岁,恰巧也是南京国子监的学生。此人生性风流,十分喜好逛青楼,游荡于各红粉花柳之中。不过此人只是玩弄,从不对任何姑娘用情。事有偶然,这晚孙富的船也停在了瓜洲渡口,正独自饮酒,闲来无聊。忽然听得歌声嘹亮,凤吟鸾吹,美妙的歌喉,简直无法形容。于是急忙起身站立船头,仔细听了半晌,才发现是隔壁船上传来的歌声。孙富有些激动,正打算前去拜访,歌声突然消失了。

 

【夜   孙富船上   孙富、阿财】

 

孙富:诶?怎么不唱了?...阿财?

阿财:在,少爷!

孙富:刚刚可否听闻一曲优美歌喉?

阿财:隐约确有听到,似乎是隔壁船上传来。

孙富:没错!你偷偷去窥探一番,看看那船上是何许人也!

阿财:遵命少爷!(离开)

孙富:能有这样的歌喉,此歌者一定不是良家女子,公子我定要与她一见!

(片刻后,阿财回来)

阿财:少爷,查到了!

孙富:怎么样?有何收获?

阿财:刚刚我冒充江上巡查人士前去询问,得知那船是一名姓李的公子所雇,隐约窥见船舱内确有一个女子,但不知其来历。

孙富:嗯!好好好,得此信息足矣。

阿财:(坏笑)嘿嘿,莫非少爷想结识那船中女子?

孙富:(脸变色)嗯?这是你这奴才该过问的事吗?

阿财:啊...少爷息怒,少爷息怒,小的知错了!

孙富:这还差不多,你下去吧!

阿财:是!少爷!

 

说书人:这孙富本打算前去盘问一二,却见到李甲船中灯已熄灭,无奈只得回到舱中,躺于床上,是辗转寻思,通宵不寐。一直等到了五更天时,忽然听到江风大作。适时,乌云密布,狂雪飞舞。怎见得?有诗为证:千山云树灭,万径人踪绝。扁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因这风雪太大,阻断了渡口,所以这船暂时便不能开了。孙富急中生智,命船家赶紧移动船舟,停靠在李甲船的旁边。接着孙富戴上貂帽,穿上狐裘披风,推开窗户假装看雪。好巧不巧,正赶上杜十娘梳洗完毕,纤纤玉手掀开舱门短帘,向江中泼撒盆中脏水,粉容微露,恰被孙富正面瞧见,叹其果然是国色天香。自此春心荡漾,魂不守舍,一直注视着对面的船舱,希望能再见得那娇娘一面,只是,等了许久,都不见其再露颜容。孙富心急如焚,沉思片刻,迅速想到一计,他要引出李甲。于是靠着窗子高声吟念《梅花诗》二句。

 

BGM6

【日   江面船上   孙富、李甲】

 

孙富:(清清嗓子)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李甲:(内心)何人吟诗,声音如此高亢。

(李甲舒头出舱,正中了孙富之计)

孙富:呦!这位仁兄不好意思,刚刚触景生情,可能声音稍有放大,若有打扰!还望见谅啊!

李甲:(赔笑)无妨无妨!在下也正巧出门查看雪情。

孙富:仁兄是否也正打算今日出江而行,偏赶大雪,阻断了出行计划呢?

李甲:没错,正有计划,但天公却没作美,难道阁下与我情况类似?

孙富:可不如此!本以为仅我一人在此困住,不曾想竟还有与我同患难之人。可谓缘分啊!哦,敢问仁兄尊姓大名?

李甲:(握拳示意)在下李甲,浙江绍兴人氏,还未请教阁下?

孙富:回李兄,小弟孙富,原籍徽州新安人氏,因祖辈于扬州从事盐商生意多年,小弟也是生于扬州长于扬州!

李甲:原来如此,幸会幸会!

孙富:不知李兄来此处作甚?

李甲:哦,说来话长,在下乃京城国子监生,此行打算回乡探亲,刚好路过此处。

孙富:哎呀!巧了巧了!我与李兄一样,同为国子监生啊!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